摘要
根据夏铸九的研究,台湾在1989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毛额比率已超过工业所占比率,且其成长率也超过工业,成为支持经济成长的最主要力量”。服务业的比重大过工业,这说明台湾已然进入后现代都市消费社会。台湾作家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介入这一领域的书写。朱天文、朱天心、施叔青、林俊颖、纪大伟等作家都对消费社会有着丰富的文本呈现。特别是朱氏姐妹,以华丽的文字书写繁华都市奢靡的表象,在在令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家都有充分的理论自觉,因此,他们的小说书写与鲍德里亚、列斐伏尔等人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互动之处所在多有。综观他们的创作,主要从“购物狂”、符码迷恋、广告意识形态等三方面展开后现代都市景观的呈现。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2期93-99,共7页
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A类项目"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想像"(JAS1446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