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狩获麟”的三重叙事及其思想建构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春秋》绝笔于"西狩获麟",探寻其中蕴含的微言大义便成为儒家士人的经学使命,从而依托孔子及"获麟"之传注建构了区别于传统儒学的价值体系,形成了服务于现实政治的新的儒学核心理论,这是秦汉儒家士人最重要的儒学贡献。"咏于《诗》,书于《春秋》"之后,麟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不断附加,成为具有灵性的并和王权结下不解之缘的仁兽:"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春秋》三传,尤其是公羊家"素王"、"三统"、"三世"等方面的论述,确立了经学为汉代"大一统"政治服务的目的;谶纬"获麟"的政治结构,解决了汉代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春秋》"西狩获麟"讥讽鲁国所狩非时、违背周代礼制的本义几乎被全部掩盖,这也是经典阐释之于文学的表现。
作者 王洪军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W032)
作者简介 王洪军,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92、283页.
  • 2唐兰:《获白兕考》,燕京大学《史学年报》1932年第4期.
  • 3邢最等:《尔雅注疏》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51页.
  •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诗经)编上》第三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6、317、317页.
  • 5贾公彦等:《仪礼注疏》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62页.
  • 6孔颖达等:《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29、1628页.
  • 7刘晌:《旧唐书·五行志》卷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71页.
  • 8徐彦等:《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352、2334页.
  • 9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七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49页.
  • 10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0册,第15页.

共引文献34

同被引文献41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