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湿式氧化还原法高效吸收反应塔吸收效率测试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提高湿式氧化还原法脱硫吸收反应器的效率和防硫堵性能,实现单塔净化吸收的目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高效吸收反应器结构,并基于络合铁脱硫工艺开展了现场试验测试,其吸收效率高到99.9%以上,防硫堵性能显著。
作者
朱红彬
机构地区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第4期63-63,107,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效
吸收反应器
天然气脱硫
防堵
分类号
X7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作者简介
朱红彬(1984-),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于天然气脱硫技术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王开岳等.天然气净化工艺[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193-194.
2
肖九高,杨建平,郝爱香.
国外络合铁法脱硫技术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3,24(5):41-44.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史蒂芬.从气流中脱除硫化氢的一种螯合剂稳定化溶液[P].CN87100802.1987.
2
高华.络合铁脱硫技术进展 [J].化肥化工信息,1995,17:13-14.
共引文献
42
1
龙增兵,刘瑾,蒋树林.
LO-CAT工艺技术在天然气净化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江苏化工,2007,26(2):11-14.
被引量:20
2
朱红彬.
络合铁脱硫技术在油田伴生气脱硫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2):23-23.
被引量:5
3
乔永,蒋国强,涂彦,常宏岗,丁富新.
自交换串联环流反应器系统及其在H_2S脱除中的应用[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3):408-411.
4
于召洋,李振虎,郭锴,冷继斌.
超重力技术在脱硫液再生中的探索性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7,28(2):12-14.
被引量:13
5
冷继斌,于召洋,李振虎,曾冬,戴伟,郭锴.
超重力氧化还原法用于天然气脱硫的探索性研究[J]
.化工进展,2007,26(7):1023-1027.
被引量:19
6
江盛阳,蒋国强,赵洲洋,丁富新.
环流泡沫分离在硫化氢吸收-硫磺回收工艺中的应用[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12):2133-2135.
被引量:1
7
刘可卿,陈泽智,龚惠娟,吴未立,刘鹏,许雪松,唐秋萍.
络合铁法脱除垃圾填埋气中的H2S[J]
.环境工程学报,2009,3(4):716-718.
8
曹会博,李振虎,郝国均,钱智,王文宾,郭锴.
超重力络合铁法脱除石油伴生气中H_2S的中试研究[J]
.石油化工,2009,38(9):971-974.
被引量:22
9
朱金仓,赵文霞,郭斌.
H_2S废气净化及脱硫剂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J]
.河北工业科技,2011,28(2):136-138.
被引量:3
10
方前军,华南平.
焦炉气脱硫副反应的形成探讨[J]
.气体净化,2011,11(2):1-6.
同被引文献
34
1
吴振中,曹作刚,李发永.
络合铁法脱硫工艺研究进展[J]
.石化技术,2006,13(1):45-48.
被引量:21
2
何云峰,何金龙,常宏岗,陈胜永,张伍,涂彦.
络合铁法氧化还原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机遇[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37(5):392-397.
被引量:29
3
张伍,何金龙,常宏岗,涂彦,李必忠.
络合铁法液相氧化还原脱硫技术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37(B11):130-133.
被引量:23
4
徐宏建,刘艳芳,刘金盾.
络合铁法脱硫工艺的进展[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98,22(S1):140-143.
被引量:7
5
尚海茹,刘有智,于永.
络合铁法脱除硫化氢技术的发展[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0,35(1):71-75.
被引量:35
6
万宇飞,邓骁伟,程涛,邓道明.
不同含碳量天然气脱碳方案选择[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3,23(3):56-58.
被引量:21
7
唐婧亚,韩金玉,王华.
可脱除硫化氢的液体脱硫剂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13,33(9):22-26.
被引量:36
8
颛孙艳丽.
铁含量的测试方法探析[J]
.低碳世界,2014,4(2):121-122.
被引量:2
9
陈志伟.
络合铁法脱硫的利与弊[J]
.化工设计通讯,2014,40(3):7-9.
被引量:7
10
符克明.
络合铁法脱除天然气中H_2S的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80,9(3):57-6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韩港,李桢玮,王继鹏.
络合铁湿式氧化H_(2)S工艺松动风管线堵塞分析研究[J]
.天然气与石油,2021,39(5):48-57.
被引量:4
2
杨爽.
稠油热采伴生气脱硫脱碳回收工艺研究及应用[J]
.石油工程建设,2023,49(1):38-4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童兆春.
硫回收装置堵塞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
.山东化工,2022,51(16):183-184.
2
孙文娟,张胜军,门秀杰.
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油气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
.油气与新能源,2024,36(1):34-40.
被引量:3
3
张继周,郑强,亓树成,东方,彭小强,左鹏,李凌铎.
火驱稠油开发对油田“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及分析[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4,43(4):1-6.
被引量:1
4
曹蕴.
基于灵敏度调整的伴生气脱酸工艺能耗优化[J]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4,14(8):71-75.
5
杜昌雄,侯雅雯,祝小虎,孙雷,张丹瑶,王伟奇,高月.
高酸性天然气脱硫脱碳装置化学处理过程能耗对比分析[J]
.当代化工,2024,53(11):2731-2735.
被引量:3
6
魏永永.
大牛地气田络合铁双塔脱硫装置检维修效果及硫堵问题分析[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5(4):67-69.
7
李明旭.
伴生气余压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评价[J]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15(5):54-58.
8
张豪超.
NHD脱硫脱碳工艺在合成氨装置的应用[J]
.全面腐蚀控制,2025,39(5):217-220.
9
高峰,张春阳,贺云豪,刘其松,宋彬,来兴宇,兰启奎.
络合铁脱硫吸收塔中硫磺颗粒沉降特性数值模拟[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25,54(3):8-15.
10
高峰,高晓根,张伍,周斯雅,李涛,陈庆梅.
天然气液相氧化还原脱硫技术应用挑战与发展机遇[J]
.天然气与石油,2025,43(3):43-49.
1
雷鸣,岑超平,胡将军.
尿素/高锰酸钾湿法烟气脱氮的试验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6):16-18.
被引量:18
2
任茜茜.
天然气脱硫应用的主要方法探讨[J]
.中国科技纵横,2013(1):37-37.
3
周金海,何正浩,李劲.
催化还原SO_2为单质硫技术的研究进展[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3):35-37.
被引量:1
4
李旭东,王廷放,杨俊仕,师春元.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天然气脱硫废水的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1999,17(2):19-21.
被引量:3
5
刘相,李发永,曹作刚,张海鹏,王万里.
炼厂酸性气吸收工艺的实验研究[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112-115.
被引量:9
6
原油和天然气脱硫技术对比及展望[J]
.气体净化,2016,16(3):33-33.
7
刘连利,张惠.
单塔多级吸收反应器设计与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实验研究[J]
.化学世界,2010,51(8):449-451.
被引量:1
8
刘风,马鲁铭.
污水厂出水回用于污泥焚烧烟气的净化[J]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1):3899-3904.
被引量:2
9
李光凯.
天然气脱硫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
.石化技术,2015,22(1).
被引量:1
10
冯策,暴海霞,郎序菲,曹艳秋,弓爱君.
脱氮硫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金属世界,2009(C00):80-82.
被引量:4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