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国职业教育高度发达,举世瞩目,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特色进行研究,指出其成功经验,并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若干参考意见和建议。
作者
蒲冰远
机构地区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5期200-201,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双元制
启示
分类号
G719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简介
蒲冰远(1973-),男,硕士,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计算等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赴德职业教育培训团.
感受“双元制”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6):66-70.
被引量:5
2
张燕.
中德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33):19-21.
被引量:21
3
姜大源,王泽荣,吴全全,陈东.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18):5-14.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刘美霞.
澳大利亚2004-2010年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国家战略[J]
.世界教育信息,2004,17(6):22-23.
被引量:2
2
欧阳光华.
一体与多元——欧盟教育政策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11-15.
被引量:18
3
陈晓.
法国式的职业教育[J]
.中国新闻周刊,2006(22):54-55.
被引量:3
4
李晓强.
超国家层面的欧盟教育政策:回顾与展望[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8):77-80.
被引量:4
5
易峥英.
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98-100.
被引量:64
6
包国庆.
职教发展的深层障碍——中西职业教育的文化比较[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7):78-79.
被引量:7
7
姜大源.
关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再认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1):5-10.
被引量:86
8
“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面向未来的探索——“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9
教育部,中国高教协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
胡静 周宜.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7,(2).
共引文献
69
1
涂用军,卢敦陆,郑菁.
引入“双元”教学理念培养SMT技能人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66-167.
2
钟健.
重新审视德国“双元制”,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J]
.机械职业教育,2009(1):53-55.
被引量:7
3
罗罹,金祝年.
“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实训基地建设的借鉴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23):36-37.
被引量:8
4
严新根,靳飞.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河南省的发展及启示[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5):42-44.
5
陈远远,周谊.
双元制模式下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以重庆永川职教城为例[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5):7-9.
被引量:2
6
刘欢,覃波.
“双元制”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几点启示[J]
.科教文汇,2010(31):145-146.
被引量:4
7
李志华,陈正伟,朱建华.
德国“双元制”模式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72-174.
被引量:15
8
杨书瑞.
对中职学校推行深层次校企合作的思考[J]
.科技视界,2012(14):119-120.
被引量:4
9
刘敬华.
双元制模式下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为例[J]
.考试周刊,2012(65):147-148.
10
沈雕,唐玉林.
试论职业教育“二元双制”校企合作模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21):74-7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
1
冯旭芳,李海宗.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9(1):133-134.
被引量:27
2
辛斐斐.
德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56-60.
被引量:10
3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赴德职业教育培训团.
感受“双元制”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6):66-7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韩张娜.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1):227-228.
1
刘建春.
芬兰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2):63-65.
被引量:1
2
张健.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我国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思考[J]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4):132-135.
3
陈琳菲,夏建国.
英澳职教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职教论坛,2010,26(34):86-90.
4
苏洪文.
日中职业教育比较与借鉴[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1):49-51.
被引量:2
5
黄日强.
足资借鉴的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12):109-111.
被引量:2
6
严璇.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模式及特色[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38-41.
被引量:15
7
谷战涛.
地市级电大服务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5(2):20-23.
被引量:2
8
任礼英,郭佳俊.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教改革的思索[J]
.环球市场,2015,0(1):110-110.
9
王爱义,乔琼.
美国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特色及其启示[J]
.继续教育,2008(11):96-98.
被引量:6
10
黄丹莉,吴林蔓,吴元佑.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以武昌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物流技术,2015,34(4):214-216.
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