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别从中药联合化疗、放疗、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手术以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概况,认为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
陈铭
王云启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6期75-77,共3页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0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45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23
1
江兵,蒋幼凡,秦光梅,李良兰.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调节Egr-1作用机制的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2):1787-1790.
被引量:7
2
刘嘉湘.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中国肿瘤,2002,11(6):326-329.
被引量:36
3
刘丽荣,徐凯.
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98-100.
被引量:5
4
李林生.
化疗联合益气补肾散结汤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及毒副作用的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41-42.
被引量:2
5
左明焕,王芬,孙韬.
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4):7-9.
被引量:43
6
周长芳,陆锡燕,尤传文,陈建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7,39(11):34-35.
被引量:2
7
张石峰,崔建华,彭勇,吴琼辉,黎亚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10):126-127.
被引量:1
8
董秀梅.
艾迪注射液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6):673-675.
被引量:3
9
孙震晓,李家实.
去甲斑蝥素抗肿瘤研究热点[J]
.西北药学杂志,1998,13(5):227-229.
被引量:40
10
王迎利,王丽萍,李晓凤,冯志清.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9):844-84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90
1
李媛媛,刘雨清,李文通.
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0):2958-2961.
被引量:1
2
钟守军,姚运红.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3):282-284.
被引量:1
3
舒琦瑾,吴良村.
新加沙参麦冬汤抗肿瘤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4):34-36.
被引量:31
4
郁仁存,王笑民.
中西医结合治疗9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
.北京中医,1994,13(6):13-14.
被引量:10
5
施广霞,郭连英,刘金友,于丽华,邢嵘,钱振超.
β-榄香烯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Ⅱ.β-榄香烯对Ca761-86乳腺癌的作用[J]
.大连医学院学报,1994,16(3):161-164.
被引量:7
6
孔天翰,董伟华,田中岭.
全蝎及蝎毒抗肿瘤研究进展[J]
.河南肿瘤学杂志,1994,7(3):244-247.
被引量:25
7
郭建芬,李广元,翁其亮,王广生.
去甲斑蝥素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4,15(3):227-230.
被引量:19
8
李也鹏,胡成平,吴鄂生.
NS-398和顺铂联合作用对人肺腺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步探讨[J]
.中国肺癌杂志,2005,8(1):8-13.
被引量:8
9
李和根.
刘嘉湘教授以扶正法为主治疗肺癌经验[J]
.四川中医,2005,23(7):5-6.
被引量:33
10
王颖杰,王绿化,王鑫,冯勤付,张红星,肖泽芬,殷蔚伯.
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分析[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14(4):241-244.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245
1
王聪慧.
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J]
.中药材,2019,42(8):1938-1946.
被引量:13
2
徐剑焜,陈汉锐,林丽珠.
林丽珠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临床经验[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11):192-195.
被引量:19
3
于婷,刘东武,陈志伟.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
.生命科学仪器,2009,7(2):15-18.
被引量:19
4
姚毅波.
艾易舒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60-61.
被引量:2
5
罗强,任鸿,孙黎.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诱导人膀胱癌EJ细胞凋亡实验观察[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3):72-75.
被引量:1
6
桂尤胜,曹献英,陈筠.
斑蝥酸钠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5):493-496.
被引量:32
7
张泰松,陈萍.
去甲斑蝥素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4,13(10):74-75.
被引量:32
8
王锡林,庄东刚,曲震.
局部热疗与奇宁、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观察[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4):245-247.
9
安巍巍,薛莲,王敏伟,田代真一,小野寺敏,池岛乔.
去甲斑蝥素诱导小鼠肺纤维瘤L929细胞凋亡[J]
.中国癌症杂志,2005,15(1):22-25.
被引量:25
10
安巍巍,王敏伟,龚显峰,田代真一,小野寺敏,池岛乔.
去甲斑蝥素通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诱导HeLa细胞凋亡[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3):417-421.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
61
1
张祖贻,余世庆,苗立云,黄晓英,张晓萍,朱玉萍,夏小红,李丹奇.
青蒿琥酯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2):134-138.
被引量:25
2
黄晓飞,袁丁,张长城,张小鹏.
青蒿琥酯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化及周期阻滞[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6):591-594.
被引量:6
3
林华妹,苏颖,陈增,林可焴,贾静,邹长棪.
青蒿琥酯及其与放疗联用对CNE细胞的作用[J]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5):75-77.
被引量:3
4
董俊清,赵妍妍,姚琦,蒋为薇,李军,李斌,庞学利,周红.
青蒿琥酯增加人脑胶质瘤细胞CHG-5对β射线的敏感性[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6):588-592.
被引量:10
5
李春梅,张宗江,石岩.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4(6):330-332.
被引量:38
6
黄露迷,李庆山,林秀梅,许艳丽,莫文健,杜庆华,王彩霞,毛平.
青蒿琥酯逆转SHI-1细胞株多药耐药的初步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8):928-930.
被引量:3
7
周媛媛,封阳,张旭光,朱巍,倪倩影,耿冲,陈光烈,罗居东,樊赛军,曹建平.
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辐照后DNA损伤水平的影响[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1,29(1):33-36.
被引量:1
8
周媛媛,封阳,曹建平,张旭光,朱巍,倪倩影,耿冲,陈光烈,罗居东.
青蒿琥酯增敏对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13-15.
被引量:2
9
卢玲,杨翰,滕智远.
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肺癌的系统评价[J]
.中国药房,2011,22(24):2267-2270.
被引量:3
10
刘亮,左静,郭建文,左连富.
青蒿琥酯逆转Eca109/ABCG2细胞对阿霉素耐药的作用及机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6):619-62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杨会生,谢雁鸣,陈岑,庄严,张寅.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癌中西药联合应用特征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8):1708-1713.
被引量:16
2
李金伟.
益气抗癌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毒副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10):1886-1888.
被引量:6
3
陈文佳,毛霞,张彦琼,林娜.
青蒿琥酯对肿瘤放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现状分析和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3):5231-523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张金波,苏晓,王艺泉.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4):165-167.
被引量:9
2
张琬莹,张国伟.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21(3):272-285.
被引量:4
3
吕长青.
古街烟云[J]
.中国铁路文学,2000(3):55-56.
4
王岩军,王梅茹.
基于态度及感知行为控制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2018,15(6):130-133.
被引量:7
5
易亚乔,方锐,葛金文,成绍武,王国佐,刘林.
基于数据挖掘的历代医家痴呆相关病症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6):3376-3381.
被引量:30
6
余少康,靳枫,王树滨,李柱,潘毅贞.
吉非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老年中晚期肺癌化疗减毒增效的作用[J]
.中国实用医刊,2018,45(20):117-120.
被引量:5
7
韦汝琼,凌国珍,李媛.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院外口服靶向药物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9):11-12.
被引量:1
8
洪晓华,王同彪,莫春梅,荣震.
壮药补肺消积颗粒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3):1-5.
被引量:8
9
易琰斐.
参术扶正抗癌汤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9,34(22):3483-3485.
被引量:2
10
盖磊.
扶正益气抗癌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MMP-9、VEGF变化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91-92.
被引量:4
1
杨成居.
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抗肿瘤探讨[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3):279-280.
2
郑琪,郑怀林.
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抗肿瘤探颐[J]
.中医学报,2010,25(6):1044-1045.
被引量:6
3
郑琪,郑怀林,南克俊,姚煜.
略论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抗肿瘤理念[J]
.中医学报,2012,27(2):134-136.
被引量:3
4
余文燕,王国娟,严小军,赵益,刘红宁.
养阴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2):766-768.
被引量:3
5
刘莲芳,潘迎英.
论肿瘤治疗中的“辨靶论治”与“辨证论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7):1711-1712.
被引量:3
6
徐建明.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进展研究[J]
.医药前沿,2016,0(1):8-10.
被引量:1
7
曹文兰,杨宇飞.
浅述抗肿瘤中药针剂的合理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10(11):53-54.
8
李唯琼.
肝癌前沿治疗探讨[J]
.当代医学,2011,17(2):147-147.
被引量:1
9
冯原.
吉非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3,28(12):1779-1781.
被引量:18
10
韩宝惠.
肺癌治疗新趋势:分子靶点分型、个体化治疗[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21(15):13-15.
中医药导报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