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DTOPSIS法综合分析大豆新品系安豆203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DTOPSIS法对参加2013年山东省大豆区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12个品种中,安豆203(V1)、K004-3(V4)和菏01-7(V2)的C值最高,表明这3个品种在山东省适应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
作者
徐淑霞
杨慧凤
范阳
周青
胡文生
张志民
郑丽敏
郭海芳
申春玲
机构地区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安阳县农业局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DTOPSIS法
大豆
品种试验
综合评价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徐淑霞(1963一),女,研究员,从事大豆育种工作。电话:13598120296 通讯作者:周青(1965一),女,副研究员,从事大豆育种工作。电话:1352580910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1
1
卢为国,李卫东,梁慧珍,许景菊,刘亚非,李建国.
DTOPSIS法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的初步探索[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3):22-26.
被引量:11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马继凤,赵政文.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大豆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J]
.作物研究,1995,9(3):34-36.
被引量:6
2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8
3
姚兴涛,1990年,4页
4
陈王廷,决策分析,1987年
5
周守年,戴瓯和.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估大豆品种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1,19(1):24-28.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112
1
许波,王成业,张海申,王友华,李栋业.
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872-874.
被引量:41
2
许波,王成业,张海申,王友华,李栋业.
DTOPSIS法在玉米新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种子,2005,24(1):14-16.
被引量:14
3
刘自华,董玉武,薛晶,麻翠丽,侯伯生.
DTOPSIS分析法应用于河北大豆新品种的评价[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3):20-23.
被引量:14
4
沈雪林,戴华军.
利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番茄新品种[J]
.中国蔬菜,2005(5):4-6.
被引量:19
5
吴志会,白玉龙,董玉武,王淑芳.
DTOPSIS法综合评价冀中北冬小麦新品种的初步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6):108-111.
被引量:43
6
樊云茜,卫玲,杨海峰,贾强生,任玉仙.
应用DTOPSIS法对棉花新品系进行综合评价[J]
.甘肃农业科技,2005,36(11):12-14.
被引量:2
7
马雄风,喻春明,汤清明,唐守伟,熊和平.
DTOPSIS法在苎麻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麻业,2005,27(6):283-285.
被引量:7
8
陈凤金,麻翠丽.
应用DTOPSIS分析法评价青贮玉米新品种[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1):48-51.
被引量:1
9
陈凤金,麻翠丽.
DTOPSIS分析法对青贮玉米新品种的评价[J]
.种子科技,2006,24(2):39-41.
被引量:2
10
吕玉虎,潘兹亮,张丽霞,凌萍.
DTOPSIS法在红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518-151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
1
黄裕新,吕波,施品贵.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权重确定方法[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3):72-75.
被引量:12
2
陈智慧,史梅,王秋香,张晓红.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J]
.新疆畜牧业,2008,23(5):22-24.
被引量:121
3
俞华先,周清明,孙有芳,安汝东,桃联安,杨李和,董立华,郎荣斌,冯蔚,边芯,朱建荣,经艳芬.
国家第九轮区试瑞丽点甘蔗新品系DTOPSIS法评价[J]
.中国糖料,2015,37(1):35-37.
被引量:11
4
王士梅,沈国霞,陈秀晨,朱启升,王海娟,王申.
不同水(陆)稻品种(系)干旱胁迫效应分析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6):7-14.
被引量:2
5
刘媛.
唐山市玉米作物生产潜力分析[J]
.现代农业,2015(3):34-35.
被引量:2
6
郑丽敏,杜运恒,周青,杨慧凤,胡文生,牛姣姣,张志民,徐淑霞.
利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分析安豆203在山东区试中的表现[J]
.大豆科技,2015(2):12-17.
被引量:5
7
李山云,孙玲,卢丽丽,李燕山,姚春光,白建明,李先平,隋启君,杨琼芬.
多态性信息含量法评价马铃薯品种(系)营养成分[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2):519-526.
被引量:5
8
梁武,张德亮.
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9):135-136.
被引量:8
9
徐淑霞,周青,张志民,郑丽敏,杨慧凤,王凤菊,陈亚光,郭海芳,李明军.
高产大豆新品种安豆203的选育[J]
.大豆科技,2017(5):50-51.
被引量:7
10
陈亚光,昝凯,徐淑霞,周青,郑丽敏,杨慧凤,王凤菊,张志民.
大豆新品种安豆203的综合性状分析[J]
.大豆科技,2018(2):48-4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宋洁,李婉琳,郭华春.
DTOPSIS法评价44份CIP引进马铃薯新品系的适应性[J]
.中国马铃薯,2017,31(4):193-200.
被引量:20
2
陈亚光,昝凯,徐淑霞,周青,郑丽敏,杨慧凤,王凤菊,张志民.
大豆新品种安豆203的综合性状分析[J]
.大豆科技,2018(2):48-49.
被引量:6
3
张志民,昝凯,杨慧凤,王凤菊,陈亚光,周青,徐淑霞.
大豆新品种安豆203同一适宜生态区河南引种试验[J]
.大豆科技,2019(1):11-14.
被引量:1
4
张志民,昝凯,王凤菊,徐淑霞.
大豆新品种安豆5246及栽培要点[J]
.大豆科技,2019,0(3):54-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张志民,昝凯,杨慧凤,王凤菊,陈亚光,周青,徐淑霞.
大豆新品种安豆203同一适宜生态区河南引种试验[J]
.大豆科技,2019(1):11-14.
被引量:1
2
吴玥,李威,马德志,王志国,贺韵涵,宋北光,张磊,吴嘉彧,王玉波,杨德光.
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综合评价研究[J]
.玉米科学,2019,27(4):32-41.
被引量:23
3
夏来坤,齐建双,谷利敏,穆心愿,马智艳,丁勇,唐保军,张凤启,张君,赵发欣,张兰薰.
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在宜机收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9):1953-1959.
被引量:18
4
徐淑霞,昝凯,张志民.
安阳大豆新品种及抗疫霉根腐病资源介绍[J]
.大豆科技,2019,0(3):38-40.
被引量:1
5
李春燕,卢桂宾,刘和,郭晓东,刘英翠.
用层次分析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团枣品种[J]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12):2057-2061.
被引量:10
6
桃联安,经艳芬,董立华,安汝东,周清明,边芯,田春艳,俞华先,孙有芳,杨李和,张钰,吴才文.
云瑞15系列不同杂交途径甘蔗创新种质DTOPSIS综合评价[J]
.中国糖料,2020,42(1):13-21.
被引量:9
7
秦昌鲜,闭德金,彭崇,郭强,唐利球,马文清,施泽升.
利用DTOPSIS法评价2015—2017年龙州点区试甘蔗新品种[J]
.种子,2020,39(3):148-150.
被引量:7
8
宋秀丽,吴玥,杨锡朗,孙玉珺,张磊,宋北光,沈宝山,吴嘉彧,马德志,侯元梅,王玉波,杨德光.
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比较[J]
.玉米科学,2020,28(2):41-46.
被引量:30
9
孙国伟.
大豆新品种铁豆113异地适应性鉴定试验[J]
.中国种业,2020(7):38-40.
被引量:2
10
张秀芬,何文,莫周美,李恒锐,李文砚,刘连军.
基于DTOPSIS法对广西马铃薯品种(系)的综合评价[J]
.中国瓜菜,2020,33(10):75-80.
被引量:10
1
吴宇.
中豆19号大豆[J]
.种子科技,1990,0(1):48-48.
2
顾和平,凌以禄.
优良大豆亲本58-161[J]
.作物品种资源,1994(2):52-52.
被引量:1
3
任秀荣,许海涛,吴德科,许波,戚同轩.
浅谈大豆区试、生产示范与大田生产的产量差异及对策[J]
.大豆通报,2005(2):5-6.
被引量:5
4
韦清源,陈渊,梁江,汤复跃,陈文杰,曾维英,覃德斌.
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试报告[J]
.广西农学报,2013,28(3):1-4.
被引量:3
5
李文琴,张岩,王晨,王轩.
天津夏播大豆区试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天津农林科技,2016(6):18-19.
被引量:4
6
陈可明.
湘春豆16号[J]
.湖南农业,1996(6):11-11.
7
于国宜,王大刚,吴倩,胡晨,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
2009-2015年安徽省大豆试验新品系对SMV和SCN的抗性评价[J]
.大豆科学,2016,35(5):782-788.
被引量:9
8
任秀荣,许海涛,吴德科,许波,戚同轩.
浅谈大豆区试、生产示范与大田生产的产量差异及对策[J]
.种子,2005,24(3):65-67.
9
张伟,苏前富,宋淑云,晋齐鸣,李红,隋晶,王立新.
2007年吉林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相应防治对策[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4):29-31.
被引量:14
10
大豆品种衢鲜5号[J]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435-1435.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