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潮土区周麦22需氮量探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探究小麦品种周麦22需氮量,以周麦22为材料,设120、150、180、225、240、270、300 kg/hm2和360 kg/hm28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周麦22产量呈"先增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施氮量3 000 kg/hm2有利于周麦22高产,单产可达7 550 kg/hm2。
作者
杨志辉
李琼
周丽容
邢永峰
李新平
方思霞
机构地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农业科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周麦22
氮肥量
产量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杨志辉(1968一),男,四川渠县人,本科,农艺师。电话:13899266255;E—mail:1505690323@qq.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1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刘新宇,巨晓棠,张丽娟,李鑫,袁丽金,刘楠.
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季化肥氮去向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2):296-303.
被引量:103
2
黄正来,姚大年,马传喜,吴晓华.
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26(4):414-418.
被引量:58
3
陆增根,戴廷波,姜东,荆奇,秦晓东,曹卫星.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6):75-80.
被引量:68
4
赵广才,常旭虹,刘利华,杨玉双,池忠志,杨丽珍,李振华.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6,32(5):723-727.
被引量:132
5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赵斌,赵竹.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1):46-50.
被引量:97
6
倪红山,郑钦玉,李锋.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郑麦004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78-1108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89
1
苏珮,蒋纪云,王春虎.
小麦蛋白质组分的连续提取分离法及提取时间的选择[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21(2):1-4.
被引量:76
2
戴廷波,孙传范,荆奇,姜东,曹卫星.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J]
.作物学报,2005,31(2):248-253.
被引量:128
3
蔡大同,苑泽圣,杨桂芬,费德保.
氮肥不同时期施用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4(2):19-21.
被引量:73
4
寇长林,巨晓棠,张福锁.
三种集约化种植体系氮素平衡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660-667.
被引量:89
5
ZHUXin-kai,GUOWen-shan,ZHOUZheng-quan,FENGChao-nian,PENGYing-xin,LINQi-hong.
Effects of Nitrogen on N Uptake,Grain Yield and Quality of Medium-Gluten Wheat Yangmai 10[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5,4(6):421-428.
被引量:5
6
周青,陈风华,张国良,高平.
施氮时期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3):67-70.
被引量:26
7
李雁鸣,张立言,李振国.
春季肥水运筹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19(1):1-6.
被引量:50
8
王曙光,许轲,戴其根,张洪程,霍中洋,黄萍霞.
氮肥运筹对太湖麦区弱筋小麦宁麦9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5):65-68.
被引量:43
9
吴九林,周玉.
不同施氮处理对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05(5):49-50.
被引量:3
10
赵俊晔,于振文.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氮肥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3):815-822.
被引量:135
共引文献
421
1
陈昱利,杨平,巩法江,毕海滨,高明慧,齐贵,李华伟.
水氮胁迫对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影响的模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10):8-12.
被引量:1
2
吴兰云,周得宝,徐茂林.
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31-32.
3
束林华,朱新开,陶红娟,曹帆,王龙俊,郭文善.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产量和品质调节效应[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2):37-41.
被引量:24
4
冯波,王法宏,刘延忠,金桂芳.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6):103-107.
被引量:17
5
马少康,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杨桂霞,徐凤娇,丰明.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0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477-481.
被引量:7
6
姚金保,杨学明,马鸿翔,张平平,姚国才,张鹏,任丽娟.
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宁麦1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727-730.
被引量:20
7
张美微,王晨阳,贺德先,马冬云.
环境和氮磷肥对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05-909.
被引量:14
8
李丰,王晨阳,贺德先.
不同试验点氮磷肥配比对郑麦9023粉质与拉伸参数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10-914.
9
郭春强,廖平安,罗鹏,葛昌斌,沈向磊,曹燕燕,李亚.
播期对弱春性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269-271.
10
尹燕喆,马娟娟,孙西欢,郭向红.
蓄水坑灌条件下复水对水氮运移规律的影响[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3,31(10):914-92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9
1
许鑫,张浩,席磊,马新明,王举才.
基于WebGIS的小麦精准施肥决策系统[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2):94-98.
被引量:34
2
王秀,赵春江,孟志军,陈立平,潘瑜春,薛绪掌.
精准变量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114-117.
被引量:95
3
王茹芳,张夫道,刘秀梅,张树清,何绪生,王玉军.
胶结型缓释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3):340-344.
被引量:48
4
王绍中,季书勤,刘发魁,张玲,邓克已.
小麦品质生态及品质区划研究——Ⅱ.生态因子与小麦品质的关系[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11):3-6.
被引量:41
5
刘正学,刘飞,李宝强,王靖,朱新亮.
节水型小麦施肥模型与经济效益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6):61-63.
被引量:2
6
郭程瑾,李宾兴,周彦珍,李雁鸣,肖凯.
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的磷吸收特性[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1):49-53.
被引量:29
7
李淑文,文宏达,周彦珍,李雁鸣,肖凯.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0):1992-2000.
被引量:90
8
王茹芳,刘俊滨,张夫道,王玉军.
掺混型缓释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2):35-37.
被引量:19
9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常江,黄晓荣.
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下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5):841-846.
被引量:20
10
何传龙,刘枫,王道中,汪建来,李星,李治林.
砂姜黑土强筋小麦施肥技术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5):935-94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张运红,杜君,孙克刚,和爱玲,张玉亭.
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
.磷肥与复肥,2015,30(11):44-48.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凤香.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2):46-47.
被引量:4
2
陈满,汪小旵,孙国祥,李永博,张璐.
冬小麦精准播种施肥控制系统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9):24-27.
被引量:14
3
陈金,赵斌,衣淑娟,戈天剑,赵雪,肖跃进.
我国变量施肥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17,39(10):1-6.
被引量:48
4
闫向泉,孟自力,朱倩,倪雪峰,朱伟.
小麦高产施肥模式及效益分析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8(7):71-72.
被引量:2
5
张娴莹,关华薇.
传统方式种植小麦低产原因及增产施肥原理与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7):198-199.
被引量:2
6
党英喆,关静,丁云杰.
小麦高产高效集成种植技术[J]
.种子科技,2019,37(6):54-54.
被引量:3
7
王衡.
茶叶植保专业化的前景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19,0(24):21-22.
8
贺长青.
黑龙江省玉米栽培技术发展与进步探析[J]
.南方农机,2020,51(8):41-41.
9
周礼梅.
小麦高产高效集成种植技术[J]
.热带农业工程,2019,43(5):62-64.
被引量:2
10
顾颖慧,刘虹丹,刘文成,朱敏,李天兵,李春燕,丁锦峰,郭文善,朱新开.
硫包衣缓释肥施用方式调控红皮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效率的特征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9):2382-2390.
被引量:18
1
郑重,赖先齐,邓湘娣,戴志刚.
试论新疆棉区的秸秆还田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00,20(2):51-52.
被引量:6
2
徐建生,李振宏.
潮土区小麦施肥新技术[J]
.商情,2014(18):264-264.
3
季轩,丁红,张洁,徐丹,管红良.
直播稻氮肥用量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09(4):80-81.
4
王喜枝.
潮土区棉花施用钾肥的效应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3,32(10):43-44.
被引量:5
5
孙爱新,樊彦民.
豫东潮土区玉米平衡施肥技术[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3):376-376.
6
靳春梅.
潮土区施用钾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J]
.新农村(黑龙江),2010(7):20-20.
7
韩燕来,汪强,介晓磊,谭金芳,李有田,王宜伦,王承花.
潮土区高产麦田钾肥适宜基追比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35(2):115-117.
被引量:6
8
臧波,张功亚.
施氮量对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J]
.江汉石油科技,2005,15(2):68-72.
被引量:1
9
高丁石,郝广亮,刘红君,李钦存.
豫北潮土区主要作物钾肥肥效[J]
.土壤肥料,2000(1):27-29.
被引量:1
10
Jürgen Wollring,刘恩才.
茎基部节间硝酸盐含量可作为冬性谷类作物需氮量的指标[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1(3):39-41.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