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版流通既有着一般商品流通的共性,也有着不同于普通商品流通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业一直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倾向,一方面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使然。文化产品作为特殊商品,具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也要遵循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的作用,否则也很难完成"惊险的一跃",实现其价值。加快出版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认识流通在出版业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彻底转变过去传统出版业以产品内容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为现代出版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促进出版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即社会效益要以经济效益为物质基础,经济效益要以社会效益为价值指导,推动出版业转型升级,由出版大国变为出版强国。
出处
《经济师》
2015年第3期178-179,共2页
作者简介
陈星野(1984-),男,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信息物流系教师,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信息管理与流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