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侧茎垂头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 为更好地开发以及利用侧茎垂头菊。方法 本文就侧茎垂头菊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借助于水蒸汽蒸馏法来进行侧茎垂头菊所含挥发油的提取,利用GC毛细管柱来实施分析,并借助于归一化法对其相对含量进行测量,经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应用来鉴定侧茎垂头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 通过测量鉴定发现有60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有1-乙烯基氧乙烷、4-甲基辛烷、丁内酯、β-月桂烯、5,5-二甲基-3-以丙烯基-环戊烯、1-甲基-3-[1-甲基乙基]-苯、1-乙烯基-3-乙基苯、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乙烯、IS-[1-甲基-1-乙烯基-2,4-双[1-甲基乙烯基]-环乙烷、葵酸甲酯2,3,4,4a,5,6-六氢-1,4a-二甲基-7-[1-甲基乙烯]-萘、正十六烷酸、植醇、正二十七烷、6,10-二甲基-2-十二烷酮、十八烷、6-甲基-十八烷、1,3,3-三甲基-2-乙烯基-环乙烯、a-法呢烯、石竹烯氧化物、别香树烯氧化物、反式松香芹醇、正十二酸-2-苯乙酯、[E,E]-1,9-环十六碳二烯、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7,11-二甲基-3-亚甲基-1、a,a,4-三甲基-苯甲醇、6,10-十二碳三烯等。结论 通过对侧茎垂头菊挥发油化学成分中的60个化合物的研究分析,来更好地开发以及利用侧茎垂头菊。
机构地区 湘潭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6期48-49,共2页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9

  • 1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85.
  • 3Mahato S B, Kundu A P. ^13C NMR spectra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a compilation and some salient features [ J ]. Phytohemistry, 1994, 37(6) : 1517-75.
  • 4Ukiya M, Akihisa T, Yasukawa K. Constituents of composite plants. 2. triterpene diols, triols, and their 3-O-fatty acid esters from edible chrysanthemum flower extract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 J ]. J Agric Food Chem,2001, 49 : 3187 -3 197.
  • 5Yang A M, Lu R H, Liu X, Triterpenoids from Pyrethrum tatsienense[J]. Pharmazie,2006, 61 (l): 70-73.
  • 6中国民族药志.第一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1990年.86.
  • 7胡立宏,陈仲良.杭白菊的化学成分研究:两个新三萜酯的结构测定[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39(1):85-90. 被引量:29
  • 8郭学敏,章玲,全山丛,洪永福,刘明珠.接骨木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8,29(11):727-729. 被引量:16
  • 9张爱武,刘乐乐,罗素琴,钱英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冬葵果中阿魏酸的含量[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6):692-694. 被引量:2
  • 10王玉华,温爱平,杨来秀.蒙药材火麻仁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1):54-5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