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在社会、生活环境方面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两所附院产妇进行抽样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产妇336人,其中早产108人,足月产228人。产检次数、每天睡眠时间、每天接触手机及电脑时间、妊娠7个月时阴道出血、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吸烟或被动吸烟、住房一年内装修不同情况下,早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的社会生活环境危险因素较多。孕期进行有规律的产检、保障充足的睡眠、减少接触手机及电脑时间、不吸烟或戒烟、孕期住房不装修(减少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均有利于降低早产发病率。
出处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01-102,共2页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金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后(1992-),女,湖南娄底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薛加强,E-mail:xjq@xz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