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课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模式探索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微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教师开展班级教学活动也不断进行变革。通过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的分析,以及课后反思和总结,介绍如何利用微课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及对这种学习模式的实践体会。
作者
范春玲
机构地区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
出处
《生物学通报》
2015年第1期40-43,共4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关键词
微课
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分类号
Q633.91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作者简介
E-mail:120546341@qq.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71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吴秉健.
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趋势展望[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75-76.
被引量:27
2
朱世美,邹霞.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69-72.
被引量:18
3
陆云峰.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
.中国电化教育,2002(10):42-43.
被引量:17
4
关中客.
微课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14.
被引量:81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隋清江,张艳萍,张进宝.
移动教育: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J]
.教育探索,2004(8):66-67.
被引量:22
2
薛岩松,王磊.
高等学校推行ISO9000质量认证的可行性及作用[J]
.科技与管理,2004,6(6):132-133.
被引量:10
3
赵颖.
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学刊,2005(2):51-54.
被引量:6
4
李玉斌,刘家勋.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30-33.
被引量:43
5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8-256.
6
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Z]高教司函[2001]256号.
7
关于开展“移动教育”工程的通知[Z].教技协[2002]1号.
8
Hannum,W. H. Hansen, C.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velopment in large organizations [M].Englewood Cliffs, CO: Librarie Unlimited, 1989.
9
Robert Heinich.l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M].(第七版,影印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2-83.
10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3):12-19.
被引量:437
共引文献
871
1
熊静,刘勉.
微课在中职EXCEL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排序小能手(Rank函数)”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19(27):60-64.
2
王晶.
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J]
.作家天地,2019(19):48-49.
被引量:2
3
罗递敏.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学园,2019,12(15):46-47.
被引量:1
4
陈立宁.
高职英语翻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
.山西青年,2020,0(4):111-112.
被引量:2
5
柴波,齐玲,冉津江.
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以茶叶气象服务课程为例[J]
.科教导刊,2023(24):112-115.
被引量:2
6
张晓瑶,李娜.
探究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20(2):112-113.
被引量:3
7
汪梦竹.
浅析微课在聋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N聋校为例[J]
.生活教育,2020,0(1):120-124.
8
程明华.
微课之“威”——小学数学微课程在我校实施背景及作用略谈[J]
.当代家庭教育,2020,0(6):41-41.
9
胡慧明,郭茜茜,肖欢,吴双双,王军永,朱彦陈,熊磊.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估[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1):157-159.
10
彭扬娥.
微课程在护生临床带教的运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28):24-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10):61-65.
被引量:4250
2
焦建利.
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被引量:1124
3
孙丽梅,吴华.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微课教学[J]
.科教导刊,2013(35):65-66.
被引量:33
4
王竹立.
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
.远程教育杂志,2014,32(5):34-40.
被引量:240
5
郑君芳,贺俊崎.
“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71-73.
被引量:121
6
岳顺利,周佳勃.
关于微课的几点体会——以《雄性生殖细胞》为例[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1):61-64.
被引量:3
7
陈珍,冯海,王卫东,侯建军,陈亮,张润峰,陈雄文.
微课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1):115-118.
被引量:33
8
齐婷.
基于TPACK框架的数学微课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4):31-32.
被引量:2
9
梁厚圣.
微课的摄录与后期制作探究[J]
.学理论,2014(21):171-173.
被引量:4
10
盛晟.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24):263-26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陈兰花,王志勇,朱四如,方承胜.
军校数学微课的应用与制作[J]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6,30(3):229-231.
被引量:4
2
赵素芬,孙会强.
微课在海藻与海藻栽培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5):253-255.
被引量:2
3
钱亮.
自主学习 识“微”见远——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实践[J]
.中学生物学,2016,32(12):25-26.
被引量:7
4
位旦,赵枫.
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中数学微课应用的探究与实践[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8,0(3):47-50.
被引量:3
5
徐照云.
浅谈在“美术自学”课型中有效地运用微课资源[J]
.安徽教育科研,2019,0(24):78-78.
6
宋成谊.
微课背景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模式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8,0(23):14-15.
被引量:1
7
黄微,李清,杲云,孙丽丽,夏芫.
微课+微信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心理月刊,2019(1):185-18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汪卫平.
对临海乡镇企业结构分析与发展方略研究[J]
.经济师,2000(4):103-103.
2
沈莉.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0(11):19-20.
3
陈兰花,王志勇,胡欣,王中艳.
我院大学数学微课的建设与应用[J]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8,32(4):304-306.
4
杨俊超,史越,杨达玲,延静.
微课教学在装备维修人机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7,31(1):53-56.
被引量:2
5
蔡跃.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12):9-9.
被引量:1
6
孙东林.
微课在滴定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研究,2019,0(6):25-26.
7
丁娇.
生本视域下初中生物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研究[J]
.文理导航,2020,0(2):57-57.
8
林朋蓉.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分析[J]
.考试周刊,2020,0(2):151-152.
9
马德芳.
微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2):150-150.
被引量:1
10
堵向楠,王雪梅.
微课+微信模式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1):101-103.
被引量:19
1
肖兰博,李力力,曹亚.
泛素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J]
.生命的化学,2007,27(6):527-530.
被引量:4
2
张春玉,孙非,林景卫,刘立侠.
真菌凝集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20(2):142-145.
被引量:8
3
吴克,蔡敬民,张洁,于宙,郑敏,李蕤,刘斌,潘仁瑞.
生物工程学科发展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生物学杂志,1999,16(5):35-36.
被引量:16
4
秦克静.
我是怎样讲授《鱼类学》这门课的[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82(1):116-118.
5
李树华.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J]
.中学生物教学,2010(1):100-100.
6
徐业义.
如何提升生物学教学能力的实践体会[J]
.生物学教学,2009,34(6):35-37.
7
赵剑.
影响人类乳腺生长发育的内分泌激素[J]
.中学生物学,2009,25(7):3-4.
8
施翔.
《景观生态学》创新教育模式探索[J]
.科技视界,2012(31):70-70.
被引量:2
9
朱宝安.
构建生物高效课堂——“6+1”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
.新课程,2016,0(36):184-184.
被引量:1
10
臧惠林,梁明理,王阿明.
神经网络在存储临界饱和状态下的学习模式[J]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3):31-36.
生物学通报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