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成分分析在水质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尝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水质污染特征因素作为若干待求因子,建立水质污染特征因子与污染物间的数学横型,再由该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点位相对污染程度,并进行分类,据此优选出最佳监测点位。
作者
韩波
林华荣
机构地区
黄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14,共3页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关键词
水质监测
布点
最佳化
主成分分析
分类号
X832.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94
1
马飞,蒋莉.
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优化设置研究——以南运河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8):171-172.
被引量:18
2
管孝艳,王少丽,吕烨,付小军.
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及其尺度效应的多重分形分析[J]
.水利学报,2013,44(S1):8-14.
被引量:16
3
张航,仲波,洪友堂,万华伟,柳钦火.
近20多年来赣州地区稀土矿区遥感动态监测[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5,30(2):376-382.
被引量:19
4
蒲文龙,郭守泉.
主成分分析法在环境监测点优化中的应用[J]
.煤矿开采,2004,9(4):6-7.
被引量:8
5
高瑞忠,朝伦巴根,贾德彬,朱仲元,柴建华.
神经网络模型在根系带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中的应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4):13-16.
被引量:7
6
李保国.
分形理论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展望[J]
.土壤学进展,1994,22(1):1-10.
被引量:132
7
李亮亮,依艳丽,凌国鑫,王甦.
地统计学在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应用[J]
.土壤通报,2005,36(2):265-268.
被引量:140
8
郭小青.
贴近度法优化城市内河水质监测点[J]
.科技通报,2005,21(3):360-363.
被引量:12
9
许榕.
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1994,10(5):1-3.
被引量:24
10
姚焕玫,黄仁涛,甘复兴,刘洋.
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东湖的水质污染进行评价[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8):732-735.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8
1
骆行文,姚海林.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岩石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J]
.岩土力学,2010,31(S2):452-455.
被引量:11
2
林华荣,梁善任,韩波,汪荣礼,陈晓燕,吴志礽,戚妍.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主分量综合指标法[J]
.中国环境监测,1995,11(3):42-46.
被引量:5
3
朱纯,曾明智,韩波.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可视化方法[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7):187-190.
被引量:1
4
易江,汪松龄,白惠峰.
光度计式烟尘浓度监测仪的标定[J]
.中国环境监测,1998,14(4):41-46.
被引量:1
5
续衍雪,郑丙辉,刘琰,秦延文,罗岳平,廖月华.
贴近度法在湘江干流水质监测断面优化中的应用[J]
.水资源保护,2012,28(6):46-48.
被引量:9
6
李佳燕,王金满,冯宇,王大为.
矿区土壤样点布设与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18,49(1):204-211.
被引量:1
7
萧世婷,王忠静.
基于水质模拟的水质在线监测站点布设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2021,40(11):39-51.
被引量:3
8
张英,邵智,吴雪,何佳,叶海云.
滇池环湖截污干渠监控系统设计研究[J]
.给水排水,2022,48(7):143-148.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张勇,黎雪梅.
物元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布点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B06):114-115.
被引量:15
2
白惠峰.
能自动补偿和校准的烟尘浓度测定仪[J]
.太原科技,2007(5):59-60.
3
张勇.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局势决策级数法[J]
.中国环境监测,1997,13(3):27-30.
被引量:3
4
周燕,王里奥.
模糊神经网络在重庆市饮用水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3(1):33-35.
被引量:14
5
NIU Cencen WANG Qing WEN Xiuyu GUO Yuan ZHAGN Penglei ZHU Rongyue HE Xianhui.
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evaluation of black soil degradation in Jilin[J]
.Global Geology,2011,14(1):54-58.
被引量:1
6
罗燕珠,璩向宁.
宁夏沙湖历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5):246-249.
被引量:10
7
宋昊,施泽明,倪师军,张成江,郑林,黄小东.
四川省绵远河水系重金属物源探讨及环境质量评价[J]
.地球与环境,2011,39(4):543-550.
被引量:10
8
殷萍萍.
黑龙江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分析[J]
.商业经济,2011(24):7-9.
9
任方军.
基于主成份分析下的河南工业优势产业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59-63.
10
陈陆望,刘鑫,殷晓曦,桂和荣.
采动影响下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化学环境演化分析[J]
.煤炭学报,2012,37(A02):362-367.
被引量:23
1
汪祖超,刘晓,陈家金.
聚类分析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应用的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1990,6(2):1-4.
被引量:1
2
吴向东.
试论计算机在大气优化布点中的应用[J]
.环境科技(辽宁),1993,13(4):1-5.
3
庄世坚.
厦门市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验证[J]
.中国环境监测,1992,8(4):2-4.
被引量:1
4
许榕.
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1994,10(5):1-3.
被引量:24
5
王彩路,刘建茹,崔晓波.
中等城市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1991,7(6):15-18.
6
黄道营,吴建河.
九龙江河口水质监测优化布点的探讨[J]
.环境科技(辽宁),1992,12(6):31-34.
7
曹家新.
噪声监测应注意的问题[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2):27-28.
被引量:2
8
陈绍娟.
省级大气监测网站的优化布点[J]
.环境科学与技术,1989(3):9-12.
9
李国颖.
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优化布点研究[J]
.大气环境,1991,6(4):7-8.
10
沈季伟,赵钟鸣.
空气污染控制方案的优化[J]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93,16(3):268-273.
中国环境监测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