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锦州地区冬季大雪到暴雪时空分布特征系统分型及预报指标分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1961—2010年锦州地区出现的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大雪、暴雪月分布特征、年代际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影响系统分型及预报指标,对今后锦州地区大雪到暴雪的准确预报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作者
张翠艳
鲁建东
张放
温舟
机构地区
辽宁省锦州市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219-221,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大雪到暴雪
时空分布
系统分型
预报指标
辽宁锦州
1961—2010年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阎访,王丽荣,李宝莉,庞谦.
石家庄一次秋季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物理诊断[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5):17-24.
被引量:31
2
蒋大凯,闵锦忠,阎琦,张宁娜.
辽宁两类降雪过程的对比及定量降雪预报指标[J]
.气象科学,2012,32(2):219-225.
被引量:22
3
王旭仙,武麦凤.
汉江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
.气象科学,2007,27(B12):52-56.
被引量:6
4
李君,韩国泳.
0509号台风“麦莎”进入山东前后水汽分布特征[J]
.山东气象,2006,26(3):1-4.
被引量:4
5
王海东,李怀川,吴正可.
一次低涡东移引发的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
.暴雨灾害,2008,27(4):341-345.
被引量:10
6
张瑜,汤燕冰.
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状况初析[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36(4):470-476.
被引量:13
7
陈佩君,徐云.
南通地区暴雪的天气条件对比分析[J]
.气象,2003,29(12):45-47.
被引量:17
8
李鲸波,杨梅.
内蒙古自治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4(29):254-25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3
1
陈忠明,闵文彬,崔春光.
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J]
.高原气象,2004,23(z1):1-5.
被引量:100
2
李曾中,程明虎,曾小苹.
中国持续暴雨及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预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z1):134-142.
被引量:12
3
郑钢,张铭.
一次切变线暴雨过程的诊断研究和数值试验[J]
.气象科学,2004,24(3):294-302.
被引量:21
4
杜继稳,李明娟,张弘,孙伟.
青藏高原东北侧突发性暴雨地面能量场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04,23(4):453-457.
被引量:68
5
韦统健.
华南低涡内部流场与降水分布[J]
.热带气象学报,1993,9(4):351-357.
被引量:2
6
苗秋菊,徐祥德,施小英.
青藏高原周边异常多雨中心及其水汽输送通道[J]
.气象,2004,30(12):44-47.
被引量:42
7
俞樟孝,翟国庆,王泽厚.
浙江暴雨过程的中尺度低压[J]
.大气科学,1989,13(2):185-192.
被引量:5
8
陶杰,陈久康.
江淮梅雨暴雨的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17(4):443-447.
被引量:23
9
陈宝君,吴海英,曾明剑.
南京“03.7”大暴雨中云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气象科学,2005,25(1):26-31.
被引量:13
10
陈力强,陈受钧,周小珊,潘向党.
东北冷涡诱发的一次MCS结构特征数值模拟[J]
.气象学报,2005,63(2):173-183.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89
1
蒋翠花,吴新胜,傅云燕,丘文先,王文清.
一次特大暴雨水汽输送与中尺度分析[J]
.气象科学,2011,31(S1):54-60.
被引量:3
2
许敏,刘艳杰,田晓飞,王洁.
廊坊市两次强降雪天气的对比分析及数值预报检验[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225-229.
被引量:3
3
白爱军,吴爱敏,路亚奇.
庆阳市2003.11.9日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
.甘肃农业,2005(9):148-148.
被引量:1
4
汪高明,徐双柱.
对2003~2005年荆门市4次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
.湖北气象,2005(4):13-15.
被引量:15
5
周建平,孙莉莉.
2005年浙江丽水两场大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暴雨灾害,2007,26(2):163-167.
被引量:7
6
贾宏元,赵光平,沈跃琴,纪晓玲.
宁夏初冬一次大暴雪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17-21.
被引量:16
7
贾宏元,赵光平,沈跃琴,纪晓玲.
宁夏一次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物理成因[J]
.干旱气象,2007,25(4):36-40.
被引量:29
8
金米娜,张晓惠.
极端天气气候背景下两次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31(1):35-43.
被引量:19
9
彭春华,张端禹.
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预报服务技术交流会议评述[J]
.暴雨灾害,2008,27(2):177-181.
被引量:11
10
曾明剑,陆维松,梁信忠,吴海英,濮梅娟,尹东屏.
2008年初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灾害形成的温度场结构分析[J]
.气象学报,2008,66(6):1043-1052.
被引量:71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如琦,唐冶,肉孜.阿基.
2010年新疆北部暴雪异常的环流和水汽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5,34(1):155-162.
被引量:64
2
金巍,曲岩,姚秀萍,黄素文.
一次大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演变与强降水的关系[J]
.气象,2007,33(12):31-38.
被引量:74
3
郑婧,许爱华,刘波,许彬.
江西大雪天气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系统分析[J]
.气象,2010,36(4):30-36.
被引量:51
4
阎琦,蒋大凯,陈传雷,崔锦,陆井龙,桑明刚.
1960—2009年辽宁区域性暴雪气候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4):43-48.
被引量:29
5
吴振玲,汪靖,赵刚,刘一玮,史得道.
天津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6):8-13.
被引量:17
6
蒋大凯,闵锦忠,乔小湜.
一次东北南部特大暴雪的动力机制分析[J]
.大气科学学报,2014,37(5):605-612.
被引量:13
7
胡鹏,蔡哲,张永靖,任健.
一次伴有雷暴的暴雪天气成因机理分析[J]
.气象科学,2015,35(2):210-215.
被引量:10
8
顾佳佳,武威.
2014年2月4—7日河南暴雪过程的环流特征及其持续原因[J]
.暴雨灾害,2015,34(2):117-125.
被引量:41
9
杨莲梅,刘雯.
新疆北部持续性暴雪过程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016,35(2):507-519.
被引量:44
10
任丽,张桂华,周奕含,赵柠,王春华.
引发黑龙江省暴雪爆发性气旋个例动力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32(2):28-3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张翠艳,常姝婷,曲梓祎,王淼,王蛟洋,梁军.
锦州地区强降雪过程低空急流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23,39(3):87-9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覃皓,刘乐,农孟松.
广西“6·13”强降水过程低空急流的作用及其日变化成因[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24,40(5):1-11.
2
赵强,刘瑞芳,贾蓓,屈丽玮.
2020年黄土高原中南部一次暴雪天气过程成因及雨雪转换的低层降温机制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24,40(6):10-18.
1
史虹婷,胡明,张翠艳,杨桂娟,温舟,张放,白雪.
2012年8月3—4日锦州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240-242.
被引量:2
2
杨桂娟,温舟,史虹婷,胡明,白雪,张放.
锦州地区温度差异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0):245-246.
3
陈明,盖小波.
锦州市雾与霾的判别及监测标准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4):248-249.
被引量:4
4
李俊华,张万忠.
辽宁锦州北部区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解析[J]
.硅谷,2014,7(6):150-151.
被引量:1
5
纪源,张放,白雪,鄢志宇,鲁建东.
锦州地区初春雨转暴雪过程降水相态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0):241-244.
被引量:1
6
陈凯奇,房一禾,张蕊,祝新宇,赵连伟,张海娜,吴琼.
华北冬季大雪频次变化特征及对海温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149-154.
被引量:3
7
徐双柱,王平,高琦.
武汉市冬季大雪分析预报[J]
.气象科学,2011,31(1):67-72.
被引量:12
8
李万荣,张国,王瑾,孙荣厚.
CSAMT在辽宁锦州深部地热勘探中的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3,10(2):151-155.
被引量:16
9
周建平,孙莉莉.
2005年浙江丽水两场大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暴雨灾害,2007,26(2):163-167.
被引量:7
10
杨学峰,李颖.
冬季大雪单站预报探讨[J]
.内蒙古气象,1995(1):13-15.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