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光传感器检测绝缘子盐密法在青海电网应用前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较输变电设备绝缘子污秽特性检测方法优缺点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更适合青海电网特点及当前输变电设备管理模式的光传感器检测绝缘子盐密法,并对该方法在青海电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对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
吴杨
石千
机构地区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
出处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第33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线路
污秽特性
盐密
分类号
TM21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简介
吴杨(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化学试验研究工作。 石千(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调度控制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9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孙才新.电力系统污秽绝缘[M].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
2
宿志一.
用饱和盐密确定污秽等级及绘制污区分布图的探讨[J]
.电网技术,2004,28(8):16-19.
被引量:80
3
宿志一,范建斌,杨迎建,等.Q/GDW152-2006,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s].电力出版社,2006.
4
李晓峰,李正瀛,陈俊武,王燕,张国胜,J.M.K.MacAlpine.
提高线路绝缘子防污闪及抗泄漏性能的新方法[J]
.电网技术,2001,25(10):69-72.
被引量:24
5
宿志一.
防止大面积污闪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电网的基本外绝缘水平——对我国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的反思[J]
.中国电力,2003,36(12):57-61.
被引量:91
6
章宗禳.光化学传感器理论与方法.化学传感器,1996(1).
7
吴尚.
光传感器在绝缘子盐密测试中的应用[J]
.华北电力技术,2012(9):38-40.
被引量:6
8
张锐,吴光亚,刘亚新,王华云.
光技术在线监测绝缘子盐密和灰密的实现及应用[J]
.高电压技术,2010,36(6):1513-1519.
被引量:16
9
焦尚彬,刘丁.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盐密光纤在线检测[J]
.仪器仪表学报,2008,29(11):2335-2340.
被引量:5
10
王树军,雒文博,刘树清.输电线路绝缘子盐密灰密测量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J].电网技术,2011.12(7):14-16.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吴维宁,吴光亚,张锐.
输变电设备污闪原因及对策[J]
.高电压技术,2004,30(7):9-11.
被引量:44
2
宋牟平.
微波电光调制的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J]
.光学学报,2004,24(8):1111-1114.
被引量:46
3
崔江流,宿志一,车文俊,范建斌,刘湘生,吴光亚,赵辅.
2001年初东北、华北和河南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分析[J]
.电力设备,2001,2(4):6-20.
被引量:38
4
吴光亚,钱之银,肖勇,蔡炜,张锐,徐涛,卢燕龙.
防污闪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电力设备,2005,6(3):5-9.
被引量:24
5
刘德.
等值盐密测量在输电线路防污闪工作中的应用[J]
.电工技术,2005(9):12-14.
被引量:7
6
万德春,蔡炜,宋伟,黄兴泉,吴光亚,闫东,杨帆.
光技术盐密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J]
.高电压技术,2005,31(8):33-35.
被引量:20
7
汪晓东,张长江,张浩然,冯根良,许秀玲.
传感器动态建模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7):730-733.
被引量:18
8
何耀佳,刘毅刚,刘晓东,吴光亚,马剑辉,张锐.
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子盐密的在线监测[J]
.电力设备,2006,7(12):22-25.
被引量:24
9
董玉明,张旭苹,路元刚,刘跃辉,王顺.
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器的交叉敏感问题[J]
.光学学报,2007,27(2):197-201.
被引量:29
10
刘丁,李晓斌,左磊.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N型热电偶非线性校正及应用[J]
.仪器仪表学报,2007,28(4):640-64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99
1
李特,王少华,梅冰笑,叶金标,陈超烽.
浙江地区复合绝缘子与标准型盘形悬式绝缘子自然积污特性差异及其环境影响因素[J]
.电瓷避雷器,2019(6):221-229.
被引量:5
2
郭光焰,张玉刚,王津,张发刚,袁习敏,刘刚.
甘肃电网智能污区系统应用研究[J]
.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6):88-92.
被引量:1
3
高锡明,段卫国,李文涛.
广州换流站高压直流设备防污闪措施探讨[J]
.高电压技术,2004,30(11):67-69.
被引量:12
4
乐波,王黎明,毛颖科.
污秽绝缘子高频泄漏电流特征的研究[J]
.高压电器,2005,41(6):401-404.
被引量:20
5
张大全,车德竞,张万友,梁磊.
合成绝缘子端部金具的缝隙腐蚀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3):86-90.
被引量:16
6
张志劲,蒋兴良,孙才新.
污秽绝缘子闪络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J]
.电网技术,2006,30(2):35-40.
被引量:139
7
焦尚彬,刘丁,郑岗,张青.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预测[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2):149-153.
被引量:37
8
张志劲,蒋兴良,孙才新,苑吉河,张永记.
两种不同染污方式下绝缘子交流闪络特性的比较[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8):124-127.
被引量:22
9
高强,马鹏飞,李环媛,黄桂梅.
污秽物的复介电常数特性研究[J]
.微波学报,2006,22(2):62-64.
被引量:1
10
高强,马鹏飞,李环媛.
绝缘子污秽的微波辐射特性研究[J]
.高电压技术,2006,32(7):25-28.
被引量:12
1
白庆.
氧化锌避雷器污秽特性[J]
.电瓷避雷器译丛,1994(40):98-102.
2
余朝胜.
长棒形瓷绝缘子在福建电网的应用分析[J]
.能源与环境,2017(1):43-44.
3
叶昌林.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前景探讨[J]
.东方电气评论,1996,10(2):115-117.
被引量:1
4
杨宗海,古利民,陈小柏.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探讨[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0(7):258-258.
被引量:1
5
沈伟奇,王亦勤,高山.
配电变压器的现状和应用前景探讨[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z1):11-14.
6
张文棠.
风机、水泵调速节能的理论基础及在云锡推广应用的前景探讨[J]
.锡业科技,2001,2(1):45-49.
7
李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探讨[J]
.数字化用户,2013(3):21-21.
8
Bake.,AC,倪淑文.
高压直流电站支柱绝子的污秽特性[J]
.电瓷避雷器译丛,1989(34):19-26.
9
邵心元.
典型环境地区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特性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1,0(27):183-185.
10
刘伟斌.
新能源作为换流站站用电源的应用前景探讨[J]
.华东电力,2010,38(11):1712-1713.
被引量:3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 第3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