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换个角度看日本人的历史认知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平时哪怕是不小心碰到别人,也总习惯说“对不起”的日本人,为何在历史的大是大非面前难以作出真诚的道歉呢?了解日本文化中的“kejime(罪己)”与“misogi(祓禊)”,大概即可明了。
作者
张建立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室
出处
《时事报告》
2014年第1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历史认知
日本人
“对不起”
日本文化
祓禊
分类号
K0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文化研究室主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1
1
尚会鹏.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J]
.日本学刊,2007(2):95-108.
被引量:25
2
智利疆.
近二十年来美国的日本研究概述[J]
.日本研究,2011(4):109-112.
被引量:3
3
笠原十九司,芦鹏(译).
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与历史学——败战之后日本国民对历史的“遗忘”[J]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2(2):73-91.
被引量:5
4
张文木.
日本人不明白败在何处[J]
.领导文萃,2013(20):44-47.
被引量:2
5
王山峰.
南京大屠杀认知对战后日本“非正常化”的影响[J]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3(4):24-31.
被引量:1
6
时殷弘.
日本政治右倾化和中日关系的思维方式及战略策略问题[J]
.日本学刊,2014(2):1-14.
被引量:14
7
张建立.
战后日本国家自我认知的轨迹及成因[J]
.日本学刊,2015(5):28-45.
被引量:5
8
张云.
日本对华认知与对华政策中的美国因素[J]
.社会科学,2015(10):13-21.
被引量:6
9
刘树良,赵新利.
“安倍修宪论”引发日本舆论分裂[J]
.青年记者,2017(19):87-88.
被引量:2
10
李昕.
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J]
.江海学刊,2017(5):157-163.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朱锋.
中日相互认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兼议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J]
.日本学刊,2018,0(1):1-23.
被引量:13
2
冯翠,姜良芹.
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对中国、日本及西方民众的调查[J]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0(4):26-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凌胜利,方寅旃.
共识下的游离:美日在对华安全政策上的分歧[J]
.日本学刊,2019,0(2):46-68.
被引量:3
2
孙忆.
竞争者的合作:中日加强经济外交合作的原因与可能[J]
.日本学刊,2019,0(4):44-65.
被引量:12
3
陈晓春,何嘉瑜.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日关系——兼论池田大作和平思想[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4):61-65.
4
张昆,王孟晴.
中美两国公众眼中的日本与德国形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6):77-84.
被引量:1
5
李昕.
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国际传播的理念及其内在逻辑[J]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0(4):4-13.
被引量:3
6
王森,刘美武.
日本和越南安全关系的变化[J]
.战略决策研究,2020,11(1):82-100.
被引量:3
7
崔吉燕.
建国70周年的中日关系研究[J]
.新丝路(下旬),2019,0(24):163-164.
8
庞德良,李佐智.
中国国有企业对日本投资的困境与对策[J]
.现代日本经济,2020,39(4):61-74.
9
门洪华.
化竞争为协调的新时代中日关系[J]
.日本学刊,2020(5):31-55.
被引量:6
10
王森,丁伊.
日本推动与菲律宾安全合作的动力(2011-2021)[J]
.战略决策研究,2022,13(1):50-63.
被引量:1
1
上巳节[J]
.风景名胜,2016,0(4):14-14.
2
节日与节气[J]
.看历史,2014(4):20-21.
3
刘云静.
略谈上巳节之始末[J]
.沈阳干部学刊,2012,14(3):56-57.
4
郭一.
古人的春游[J]
.老人世界,2016,0(5):36-36.
5
贾宁.
阳春三月说“上巳”[J]
.语文建设,2008(3).
6
贾艳红.
上巳节考论[J]
.齐鲁学刊,2015(1):59-63.
被引量:4
7
涂俊.
曲江池赋[J]
.唐都学刊,2011,27(4):114-114.
8
夏日新.
正月晦日节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5):133-136.
被引量:1
9
张丑平.
从祓禊仪式到踏青赏春——论古代上巳节的审美化演变轨迹[J]
.山花(下半月),2012(12):161-162.
10
陈桂枝.
先民之尚子习俗与《诗经》[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9-21.
时事报告
201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