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TP)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梅毒的诊断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目前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TPHA)血清学的检验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作者
杨晓东
吴大富
饶丽华
机构地区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检验科
出处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2691-2692,共2页
Shanxi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梅毒感染
梅毒抗体检测
血清学诊断
TPHA
明胶颗粒凝集
微粒子
TRUST
化学发光
梅毒患者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R759.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7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薛大奇.
我国梅毒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国性科学,2012,21(1):15-16.
被引量:88
2
陶小华,王千秋.
梅毒的临床免疫学研究进展[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6(1):65-67.
被引量:9
3
尹建奇,李晓娥,刘平英,花尔荣.
2592份血清中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结果的临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5):317-318.
被引量:28
4
谭延国,张岩,李琦.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90-91.
被引量:24
5
杜静,张泽芸,周薇,陆红.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与评价[J]
.广东医学,2012,33(8):1100-1102.
被引量:22
6
田维明,王晓亮.
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J]
.海南医学,2012,23(18):82-8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杨日东,蔡川川,田广南,黎小东,张文君,陈展琳,梁慕兰.
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细胞免疫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8(5):477-479.
被引量:21
2
周毅.
老年梅毒螺旋体感染51例调查与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4,6(5):7-9.
被引量:24
3
陶小华,胡辉,郑爱媚,杨日东.
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驱梅治疗疗效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3):144-145.
被引量:9
4
韩国柱,邵长庚.
我国梅毒流行和临床特点[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322-324.
被引量:65
5
赵建斌,龚匡隆,张津萍,钟铭英,尚淑贤,郑波,王千秋.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5):247-249.
被引量:18
6
赵飞骏,吴移谋,张晓红,刘双全,杨胜辉,余敏君.
梅毒螺旋体融合双价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活性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5):250-253.
被引量:12
7
周平玉,顾志英,钱伊弘,徐金华,乐嘉豫,廖康煌,王侠生.
早期梅毒皮损形成机制的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5):254-256.
被引量:19
8
黄宗炎,王亚妮,朱娟莉,董兆麟,陈超.
梅毒螺旋体膜抗原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蛋白纯化[J]
.微生物学报,2006,46(5):831-834.
被引量:1
9
邹黎.
梅毒血清学试验几种检测方法比较[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88-3788.
被引量:35
10
张海萍,连石,朱威,孙雪静.
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亚群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83-18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67
1
石作珍,李淑霞,马彩霞.
10603例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8):796-797.
2
朱建明,徐平,郭桂香.
梅毒血清固定的研究进展与现状[J]
.中国医学工程,2009,17(5):355-358.
被引量:4
3
郭哲,赵玉铭,王雅坤,赖鑫,陈洪铎.
梅毒、红斑狼疮和皮肌炎患者抗磷脂抗体检测[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12):709-711.
被引量:6
4
张栋武,唐爱民,梁竞贤.
梅毒血清试验中血清滴度结果临床价值[J]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82-82.
被引量:1
5
陈星,翁瑞全,李惠.
梅毒血清固定型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6,12(7):432-433.
6
吴文其,王继昌,郭伟,余育森,彭伟炜,谭介恒.
外科手术前7392例患者梅毒血清学及生物学假阳性临床分析[J]
.广东医学,2008,29(9):1525-1527.
被引量:10
7
赵进,李伟.
梅毒血清固定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学,2008,30(12):1878-1880.
被引量:8
8
卢毅.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应用近况[J]
.医学动物防制,2009,25(3):184-186.
被引量:8
9
张津萍,王千秋,龚匡隆,尤永燕,沙仲,孙厚华.
血清标本10546份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假阳性结果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7):638-639.
被引量:17
10
孙莹,徐明,吴颖之,徐金华.
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法与TRUST检测结果比较[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8):735-73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41
1
徐仁秀.
RPR与TPPA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62-63.
被引量:7
2
武学成,何林,周克元.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及临床应用[J]
.医学综述,2006,12(7):434-436.
被引量:32
3
武建国.
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
.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1-243.
被引量:223
4
刘冬生,欧阳菊香,王继辉.
住院患者梅毒普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379-1381.
被引量:32
5
Manavi K, Young H, McMillan A. The sensitivity of syphilis assays in detecting different stages of early syphilis [ J ]. Int J STD AIDS, 2006, 17(11) : 768 -771.
6
石玉萍,李瑞莲,王淑春.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3种实验方法的比较[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09,38(4):379-380.
被引量:4
7
马连学,李艳菊.
梅毒螺旋体抗体三种血清学方法应用评价[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6-117.
被引量:8
8
王碧玉,曾自如.
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结果比较[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210-211.
被引量:6
9
马蔡昀,唐未名,刘健,倪芳,曾慧敏.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结果的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9):1329-1331.
被引量:7
10
胥国强,康清秀,蒲泽宴,赵咏梅,熊武芳.
4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的比较及应用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869-1870.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7
1
赵肖云,谢乃亮,钟美华,莫帆.
不同检测方法在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4):604-605.
被引量:6
2
王怡心,林惠玲,蒋英,刘晓强,陈雄豪,谭礼平.
不同方法复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的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6):2697-2699.
被引量:1
3
王娜,侯静雯,李坤,侯志梅.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J]
.新疆医学,2016,46(3):315-316.
被引量:1
4
孙锡辉,夏佳美,吴桂玲.
7042例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
.新疆医学,2016,46(3):323-325.
被引量:4
5
高旭.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实验室检测及状况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2):1592-1593.
6
杜文静,赵欣.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
.医药前沿,2017,7(12):7-8.
被引量:2
7
郭靖,姜小建,王鑫.
化学发光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4):3477-347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吕倩玉.
梅毒血清学检测应用在诊断咽喉部病变患者的准确性及价值研究[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1):52-54.
2
韦桂林,庞小婵,石丽杰,罗杰,赖智权.
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血源性传染病感染状况及预防护理措施[J]
.医学动物防制,2020,0(3):216-219.
被引量:10
3
赵丹丹.
探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诊断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5):184-185.
被引量:3
4
易思叶.
两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52-53.
被引量:1
5
高旭.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实验室检测及状况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2):1592-1593.
6
李安才.
梅毒性血管炎致脑卒中41例临床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7(7):20-21.
7
袁晓华,万建华,周吉霞,李明霞,周丽君.
2010-2016年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分析[J]
.新疆医学,2017,47(12):1385-1387.
被引量:4
8
周小坚,汪海波,苏影,黄春霞.
老年人梅毒胶体金假阳性结果的实验室排查[J]
.口岸卫生控制,2018,23(3):32-34.
9
吴丽娜,黄丽芳,黄翠梅,赖玉玲,胡雪梅.
探讨3种不同检验方法在不同时期梅毒检测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3):70-72.
被引量:6
10
韩剑勇.
研究比较梅毒检验中不同血清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147-147.
1
汪光蓉,李维丽,王强,凡瞿明,杜琴,杜娟,张国元.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S/CO低值标本的复检结果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6):637-639.
被引量:14
2
刘静,于静波,王玉红,赵汐渟,齐志丹,张明磊.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0):3026-3027.
被引量:5
3
刘青,王厚照,张玲.
两种方法检测Ⅰ期梅毒结果比较[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80-4380.
4
谭延国,张岩,李琦.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90-91.
被引量:24
5
叶秀仪.
探讨TPP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应用在梅毒诊断中的有效性[J]
.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2):86-86.
被引量:1
6
董桂香.
老年人梅毒阳性的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18-118.
被引量:4
7
许辉,马红,李遇梅.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1):100-101.
被引量:5
8
姚春红,邓建平.
老年人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5):575-575.
被引量:4
9
李小红.
ELISA-TP和TPPA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120-121.
10
崔兆娜,吴万通.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临床应用评价[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27(6):113-114.
被引量:1
山西医药杂志
2014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