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行距和播量对巴东红三叶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研究播种量和栽培行距对巴东红三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和栽培行距对牧草产量、种子产量及株高等性状的作用显著,而不同组合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并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牧草产量随播种量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在播量0.9 g/m2时具有最大牧草产量;栽培行距越大,牧草产量越低。种子产量主要受栽培行距的影响,60 cm行距比40、20 cm具有更高的种子产量(P<0.05),播种量低于0.9 g/m2时利于种子生产。所有处理中,以组合(播量0.9 g/m2,行距20 cm)牧草产最高,而以组合(播种量0.6 g/m2,行距60 cm)具有最高的种子产量。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5-228,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农业部农业资源保护项目(编号:2130135) 湖北省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2013ZD201)
作者简介 张鹤山(1979-),男,山东乐陵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种质资源保护、牧草育种及牧草产业化示范研究。E-mail:sdzhanghs@163.com。 通信作者:刘洋,研究员,主要从事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及产业化推广研究。E-mail:liuyang430209@163.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68

共引文献141

同被引文献96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