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高职自动化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重点介绍高职自动化专业如何应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作者
马莹莹
机构地区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无线互联科技》
2014年第11期211-211,共1页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职
自动化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探究
分类号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71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张燕,王建华,葛秀萍.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63-68.
被引量:23
2
杨志家.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征和路径选择[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3-3.
被引量:3
3
苏德权.
建筑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机制的建立[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8X):19-19.
被引量:5
4
陈解放.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被引量:582
5
徐平利.
工学互动组合: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新思路[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2A):71-73.
被引量:67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朱雪梅.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与特点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4):58-60.
被引量:66
2
熊惠平.
“穷人经济学”与全纳教育: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话语[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7):76-78.
被引量:12
3
朱新生.
难解的症结与应有的规约[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1):15-18.
被引量:14
4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30-32.
被引量:167
5
赵昕.
工作过程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J]
.职教论坛,2007,23(08X):11-13.
被引量:60
6
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出版公司,1988.586.
7
伍棠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
Document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U.S.A.Apr.2001.
9
Reeve R S."Employers' Guide to Work-Integrated Learning",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Inc.2001.
10
Goldstein Michael B,Wolk,Peter C."Legal Rishts and Obligations of Students,Employers,and Institutions",Jossey-Bass,1987.
共引文献
671
1
熊元亮,王金凤.
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文化,2021(11):204-205.
被引量:1
2
武旭霞.
高职高专园林植物配植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内蒙古教育,2021(24):70-72.
3
谢睿桢,黄向伟,江志辉,郭生河,陈笑莲.
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
.就业与保障,2022(2):58-60.
4
张蕾.
“工学结合”下高职专业英语教育的转型及对策[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36(3):123-126.
被引量:3
5
刘晓顺,刘金玉.
以合作平台促工学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工学结合新机制的探索[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57-61.
被引量:1
6
罗敏杰.
地方性高职学院工学结合模式的现状与对策[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6):123-124.
被引量:2
7
刘新宇.
关于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关键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153-153.
8
童乃诚.
全面解析工学结合的内涵[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3-5.
被引量:17
9
张智群.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问题分析[J]
.硅谷,2009,2(16).
被引量:10
10
庄中霞,裘汉琦,尹六寓.
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工学结合”建设方案初探[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6-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
1
张音宇.
高职商贸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5):56-5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于占河.
高职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现代交际,2016(11):157-157.
1
杨海艳.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14,16(10):110-111.
2
刘贤锋,宋建军.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10):50-51.
被引量:3
3
郝彦琴.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1(35):218-218.
被引量:1
4
朱莉.
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Flash动画制作的创新教学[J]
.网友世界,2014,0(17):326-326.
5
黄珏,廖常武.
计算机网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2013(4):53-55.
被引量:2
6
郑洋,司志华.
基于技术素养的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6):428-429.
7
王婕,侯慧玉,黄卫东,陈伟宁.
高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J]
.广州化工,2011,39(22):141-142.
被引量:1
8
张梅.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1Z):504-505.
被引量:15
9
王秀波,高澜,徐志清.
高职网络编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7):124-124.
10
濮永仙.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74-77.
被引量:1
无线互联科技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