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糟烧白酒是中国白酒的起源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白酒分为多种香型,具体为清香型、酱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兼香型、凤香型、董香型、特香型、豉香型、芝麻香型、老白干香型、金门香型和其他香型。糟烧白酒是华东一带的名产.但其起源最早,且遍布全国民间,具有糟香馥郁、清雅,醇正甘冽、柔和,现为其他香型。应单独定香型为“糟香型”。
作者
毛青钟
机构地区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Liquor-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中国白酒
起源
糟烧
清香型
芝麻香型
酱香型
浓香型
米香型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41
1
毛青钟.
黄酒生产特点的探讨[J]
.酿酒科技,2005(1):65-67.
被引量:20
2
傅金泉.
从《中国通史图说》谈蒸馏制酒的起源[J]
.酿酒科技,2005(3):92-92.
被引量:2
3
毛青钟.
耐高温干酵母在黄酒糟烧白酒生产中的应用[J]
.酿酒科技,2005(10):105-106.
被引量:5
4
赖登燡.
中国十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香味特征及品评要点的研究[J]
.酿酒,2005,32(6):1-6.
被引量:65
5
赖登,林东.
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工艺特点、香味特征的研究[J]
.酿酒,2007,34(3):106-110.
被引量:20
6
王永亮.
贾湖文化与贾湖白酒的勾调[J]
.酿酒科技,2007(8):114-115.
被引量:3
7
李维青.
白酒的香气与香型[J]
.酿酒,2007,34(2):5-7.
被引量:39
8
沈怡方,赵彤.
对于白酒香型的认识与学术性探讨[J]
.酿酒,2007,34(1):3-4.
被引量:20
9
张书田.
中国蒸馏酒的起源和发展[J]
.酿酒科技,2008(1):115-116.
被引量:6
10
王海平,赵德玉,于振法,赵德义,王洪芹,赵明云,曹桂英,周利祥,孙洁,程光田,刘培贵.
白酒蒸馏过程的研究(上)[J]
.酿酒科技,1998(3):38-4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5
1
张治刚,张彪,赵书民,王永亮.
中国白酒香型演变及发展趋势[J]
.中国酿造,2018,37(2):15-18.
被引量:74
2
毛青钟,陈力.
糟烧白酒储存成分变化的研究[J]
.酿酒,2022,49(4):91-94.
3
鲁瑞刚.
糟烧白酒桶蒸过程的动态变化[J]
.轻工科技,2023,39(3):30-32.
4
曹旭珍,周志磊,姬中伟,周建弟,许锡飚,徐岳正,毛健.
活性炭和大孔树脂对糟烧酒风味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4,50(20):18-26.
5
肖俊生.
清代对酒糟的综合利用[J]
.中国酒,2024(11):28-31.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郭旭,周山荣.
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
.中国酿造,2018,37(11):191-195.
被引量:15
2
何珺珺,张春林,时伟,赵永霞,吴德光.
新生代对白酒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研究[J]
.现代食品,2019,4(4):192-196.
被引量:1
3
郭旭,周山荣.
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酱香型白酒产业竞争环境分析[J]
.中国酿造,2019,38(6):212-217.
被引量:8
4
廖斌,王婷,王海天.
白酒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研究[J]
.中国酿造,2019,38(7):200-204.
被引量:10
5
张治刚,王永亮.
论白酒酒体创新设计与开发[J]
.中国酿造,2019,38(7):205-208.
被引量:8
6
涂华彬,胡峰,杨刚仁,袁小军,程平言,尤小龙.
酱香白酒窖期晾堂霉菌斑处理方法研究[J]
.酿酒科技,2019(8):58-60.
被引量:3
7
李根,张军翔.
固态法蒸馏酒与液态法蒸馏酒产品风味研究进展--以中国白酒与葡萄白兰地为例[J]
.中国酿造,2020,39(5):13-16.
被引量:11
8
依来阿支,唐勇,薛广召.
中国白酒文化国际认同质性研究[J]
.酿酒科技,2020(6):98-103.
被引量:7
9
陈蒙恩,李建民,韩素娜,樊建辉,邢星月,王晓毅,李华,胡晓龙.
陶融型酒醅中产香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产物分析[J]
.中国酿造,2020,39(9):75-79.
被引量:3
10
潘丽娟,赵文红.
浅析白酒发酵过程微生物[J]
.食品安全导刊,2020(26):33-33.
1
周亚先,嵇国世.
利用蒸馏糟烧后的丢糟再生糟烧的研究[J]
.浙江食品工业,1992,4(4):25-29.
2
陶新功,孙国昌,朱瑞康,陆进舟.
从四大酯类含量分析糟烧白酒[J]
.中国酿造,2013,32(9):120-122.
被引量:12
3
陈鸿飞.
我国白酒的起源[J]
.中国食品,1998(1):25-27.
被引量:1
4
钱斌,谢广发,王兰.
黄酒糟二次固态发酵生产糟烧白酒的初步研究[J]
.酿酒,2015,42(5):63-64.
被引量:3
5
滕抗,陈杰,邵海燕,葛琪,孙川杰.
白酒的起源和造酒学刍议[J]
.酿酒科技,2013(7):109-112.
被引量:4
6
刘晓愉,贝国泉.
瓶装糟烧酒沉淀原因及处理[J]
.酿酒科技,1998(6):34-34.
7
寿泉洪.
应用黄酒干酵母提高糟烧出酒率[J]
.酿酒科技,2006(2):69-70.
被引量:1
8
陈佩仁,王林秋,王有崇,符汉君.
提高糟烧白酒产品质量和出酒率的探讨[J]
.酿酒,2014,41(3):76-79.
被引量:1
9
邵法都,夏亚辉.
乌衣红曲酒糟烧生产工艺的研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0,16(1):9-10.
被引量:2
10
陈佩仁,王有崇,王林秋.
蒸煮方法改变对黄酒和糟烧白酒质量及原料利用的影响[J]
.酿酒,2010,37(4):58-60.
被引量:4
酿酒科技
201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