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了解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对热毒宁注射液的配伍禁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重视热毒宁注射液的配伍合理性,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
李源
机构地区
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9期71-73,共3页
China Pharmaceuticals
关键词
热毒宁
配伍禁忌
合理用药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1
1
任亮,马菲,张印坡.
热毒宁注射液的稳定性及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配伍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2011,20(9):813-816.
被引量:19
2
陈瑶,刘青青,肖雨婷.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与2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J]
.中国药房,2012,23(18):1679-1681.
被引量:7
3
段广瑾,马淑娟.
热毒宁注射液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82-6382.
被引量:7
4
刘会茹,卢学军,王艳清.
热毒宁注射剂与阿昔洛韦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2,27(4):393-395.
被引量:8
5
朴向梅.
注射用热毒宁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69-2769.
被引量:5
6
李玉莲.
注射用氨溴索与热毒宁的配伍禁忌[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71-2471.
被引量:6
7
杨晓杰,冯卉.
热毒宁与清开灵配伍禁忌探究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252-253.
被引量:1
8
刘会茹,卢学军.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J]
.中成药,2012,34(4):771-774.
被引量:7
9
许麾,孙建威,许德华.
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4):223-225.
被引量:14
10
李向平,任亮,张印坡.
热毒宁注射液与3种常用液体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60-6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廖裕洲,陈泓,郭伟忠,廖日房.
热毒宁注射液辅佐治疗急性肺炎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08,27(25).
被引量:4
2
张春然,唐克慧.
头孢美唑钠的质量与稳定性研究[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5,26(1):5-8.
被引量:19
3
张军峰,郑鸿燕,谭健,何开泽.
青蒿鞣质抗单纯疱疹病毒机理初探[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13(1):11-14.
被引量:23
4
吴叶宽,李隆云,钟国跃.
青蒿的研究概况[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2):58-65.
被引量:125
5
康春花.
头孢噻肟钠与清开灵有配伍禁忌[J]
.护理学杂志,2005,20(7):70-70.
被引量:6
6
任雪,陈秀慧,宋春霞.
热毒宁合剂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44例[J]
.山西中医,2005,21(3):26-26.
被引量:2
7
杨方花.
栀子的药理作用概述[J]
.泰山卫生,2005,29(2):17-17.
被引量:100
8
武晓红,田智勇,王焕.
金银花的研究新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03-1304.
被引量:182
9
代大顺.
清开灵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J]
.中医药信息,2006,23(2):29-30.
被引量:14
10
齐菲,侯连兵.
清开灵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
.医药导报,2006,25(6):583-584.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69
1
郑妮,石勇,张帆,林敬明,胡莲.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药材,2011,34(12):1969-1971.
2
刘会茹,卢学军.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J]
.中成药,2012,34(4):771-774.
被引量:7
3
蒋超,袁媛,刘贵明,黄璐琦,王绪敏,于军,陈敏.
基于EST-SSR的金银花分子鉴别方法研究[J]
.药学学报,2012,47(6):803-810.
被引量:73
4
蒋良文,李宽良,王士天.
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模拟实验研究方法及建模技术初探[J]
.山地学报,2000,18(B02):48-50.
被引量:1
5
刘会茹,卢学军,王艳清.
热毒宁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
.上海医药,2012,33(8):24-26.
6
刘会茹,卢学军,王艳清.
热毒宁注射剂与阿昔洛韦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2,27(4):393-395.
被引量:8
7
徐梦雪,刘彬,王刚.
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46例报告分析[J]
.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1):27-29.
被引量:23
8
张凤,徐旭娟,沈美云.
锡类散与酸性药物配伍灌肠引起鼓肠的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5):67-69.
被引量:2
9
邱喜龙,任晓亮,张慧杰,萧伟,戚爱棣.
热毒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降解动力学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12,32(12):2240-2245.
被引量:4
10
张慧杰,任晓亮,邱喜龙,萧伟,戚爱棣.
热毒宁注射液中栀子苷的降解动力学研究[J]
.中成药,2013,35(1):41-4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8
1
韩明亮.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70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11,39(5):112-113.
被引量:17
2
武晓红,田智勇,王焕.
金银花的研究新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03-1304.
被引量:182
3
薛芬.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配伍禁忌[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8):37-37.
被引量:6
4
叶云生,傅高乐.
中成药不良反应二则辨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3):260-260.
被引量:2
5
徐静,高玲,谢永慧,谢蓉桃,袁文,麦海玲,林强.
倍半萜内酯化合物药理作用[J]
.中国热带医学,2007,7(4):623-624.
被引量:18
6
冯旰珠,周锋,黄茂,姚堃.
热毒宁注射液对腺病毒-3的体外抑制作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8):573-577.
被引量:56
7
王秋月.
疑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
.首都医药,2008,15(10):45-45.
被引量:22
8
冯旰珠,周锋,黄茂,姚堃.
热毒宁注射液对人鼻病毒(N36)的体外抑制作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8,39(3):262-266.
被引量:37
9
曾聪彦,梅全喜.
喜炎平注射液致27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08,14(8):117-119.
被引量:23
10
朱建成,肖淼生,宋登鹏,姜华军.
参麦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
.医药导报,2009,28(2):259-260.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4
1
彭燕,张玲莉,陶娟,徐明霞,周本宏,宋金春.
热毒宁注射液与儿科药物配伍及溶媒选择[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9):1097-1100.
被引量:3
2
莫锦,袁莉萍,蒋莉莉,杨尚志.
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禁忌文献分析[J]
.中国药业,2017,26(22):77-79.
被引量:2
3
曾聪彦,曹海丽,梅全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及用药监护要点[J]
.中国药师,2020,23(5):878-883.
被引量:12
4
江程,李春晓,杨玉晴,郭静.
热毒宁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文献研究[J]
.中国药事,2023,37(11):1252-126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连艳,邓莉娟.
生脉制剂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0):199-204.
被引量:3
2
邵牧君.
美国禁片史话(一)[J]
.电影艺术,2000(2):99-105.
被引量:1
3
叶世华,翟亚波,杨继俊.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意义研究[J]
.北方药学,2016,13(6):18-19.
被引量:4
4
王良军,张海瑛,王浙梅.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更昔洛韦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的效果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2):120-122.
被引量:12
5
茹艺.
热毒宁注射液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15-15.
被引量:1
6
刘英,杨小兰,詹维,徐敏.
双黄连注射剂临床配伍文献评价[J]
.中国药业,2019,28(18):96-96.
被引量:4
7
张二锋,孙博.
注射用兰索拉唑理化配伍禁忌文献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20,17(2):248-251.
被引量:1
8
何怡静,李孝栋.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前景及其再评价建议[J]
.药学研究,2021,40(2):110-114.
被引量:2
9
张梦梦.
我院急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与管理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1):178-179.
被引量:1
10
吴红根,陈玉茹,朱永波,李元祥,仇萍,李正,李文龙.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31(11):41-45.
被引量:6
1
满莹,许贵军,隋金婷.
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07X):93-93.
被引量:6
2
姜丽,王玉蓉,曹唯仪,黄镇林,杜清华.
基于改善微循环药效的天麻素与葛根素配伍合理性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2):244-248.
被引量:12
3
雷曼铃,欧艳.
我院2007~2011年中药不良反应调查报告[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19-120.
4
万宏.
襄阳市中医医院近2年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药房,2014,25(19):1823-1824.
被引量:3
5
李水福,潘莉,吴俊娇.
木香类药材的真伪鉴别[J]
.中国药业,2007,16(4):60-61.
6
黄超,张学顺,朱日然.
附子、半夏现代药学研究进展及配伍变化[J]
.中国药业,2012,21(4):19-21.
被引量:26
7
张志伟,海丽娜,高志远,王金华.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伍合理性[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229-232.
被引量:8
8
潘旭,许保海.
门诊中药房发现的饮片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J]
.中医药导报,2011,17(3):102-104.
被引量:10
9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植物药活性成分大辞典》(上、中、下册)[J]
.中草药,2011,42(7):1275-1275.
10
杨宾.
探讨开展中药临床药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0(9):14-14.
中国药业
2014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