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木耳是福建省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菌类之一。近年来,笔者针对福建气候特征,对黑木耳栽培技术开展探索,现将其总结介绍如下,供福建及南方地区黑木耳栽培者参考。
作者
巫仁高
机构地区
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食用菌》
2014年第5期52-53,共2页
Edible Fungi
基金
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基金资助
关键词
栽培技术
黑木耳
福建
分类号
S646.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作者简介
巫仁高,高级农艺师,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创新网队岗位专家,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联系电话:1380959858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3
1
巫仁高,王爱仙,刘福阳,邓文明,胡蕾.
黑木耳新品种Au053的选育与应用[J]
.食药用菌,2013,21(4):227-229.
被引量:6
2
杜萍,曹天旭,徐文东,李春,闫含.
34个黑木耳菌株秋季栽培比较试验[J]
.食药用菌,2013,21(6):360-363.
被引量:3
3
阮淑珊,阮毅,翁赐和.
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新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5,24(5):36-36.
被引量:1
4
张介驰,马庆芳,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戴肖东.
用RAPD分子标记鉴别黑木耳菌种的研究[J]
.菌物研究,2006,4(4):54-56.
被引量:11
5
张介驰,马庆芳,张丕奇,戴肖东,韩增华,孔祥辉.
用ISSR分子标记鉴别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的研究[J]
.菌物学报,2007,26(4):534-538.
被引量:47
6
赵丽,陈艳秋.
不同培养料栽培黑木耳营养成分分析比较[J]
.食用菌,2010,32(2):70-71.
被引量:7
7
李黎,范秀芝,肖扬,周雁,边银丙.
中国木耳栽培种质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菌物学报,2010,29(5):644-652.
被引量:21
8
王玉玲.
几种香菇、金针菇菌丝体的氨基酸组成及相互之间的拮抗现象[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3):106-108.
被引量:8
9
姚方杰.
“北耳南扩”的喜与忧[J]
.中国食用菌,2012,31(1):61-62.
被引量:25
10
张孔金,黎志银,谢宝贵,黄志龙.
秀珍菇对培养基中重金属富集规律的研究[J]
.食用菌,2012,34(5):52-5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
1
巫仁高.
黑木耳对4种重金属的吸收富集[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223-225.
被引量:10
2
林原.
不同黑木耳菌株对比试验[J]
.食用菌,2017,39(3):28-29.
3
刘福阳,王怡暄,王爱仙,邓文明,巫仁高.
“雪梅1号”黑木耳在福建省区试及应用评价[J]
.北方园艺,2017(14):160-165.
被引量:9
4
彭传尧.
长袋黑木耳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J]
.东南园艺,2018,6(5):23-26.
被引量:4
5
王晓丹.
黑木耳栽培菌株比较试验[J]
.食药用菌,2019,27(1):63-64.
被引量:5
6
刘福阳,巫仁高,刘新锐,王爱仙,王怡暄,邓文明,赵俊敏.
黑木耳新品种南耳1号主要性状和遗传特性[J]
.福建农业学报,2018,33(12):1264-1269.
被引量:5
7
彭传尧.
黑木耳袋料露地栽培提质增效集成关键技术[J]
.东南园艺,2019,7(2):32-3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张雪瑶.
不同黑木耳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2022(1):18-21.
被引量:3
2
姚远,王晖,孙达锋,陈晓艳,孙跃明,罗瑞,王英会,田果廷.
黑木耳“高原云耳1号”选育报告[J]
.中国食用菌,2019,38(6):8-12.
被引量:4
3
陈晶辉,吕波.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J]
.农机化研究,2000,22(1):29-30.
4
夏珍珍,范秀芝,王明锐,龚艳,夏虹,彭立军.
黑木耳菌丝对铅、铬和镉重金属富集规律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4):4875-4877.
被引量:6
5
王爱仙,肖淑霞,巫仁高,刘福阳,王怡暄,邓文明.
袋栽黑木耳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18,37(4):17-21.
被引量:7
6
刘福阳,巫仁高,刘新锐,王爱仙,王怡暄,邓文明,赵俊敏.
黑木耳新品种南耳1号主要性状和遗传特性[J]
.福建农业学报,2018,33(12):1264-1269.
被引量:5
7
刘朋虎,赖瑞联,陈华,王义祥,翁伯琦.
镉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2019,28(2):419-428.
被引量:17
8
刘绍雄,刘春丽,尚陆娥,李建英,王明月,吴广彪,罗孝坤.
云南黑木耳常见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
.中国食用菌,2019,38(11):89-94.
被引量:10
9
阿米娜·合力力.
黑木耳无公害栽培实用技术分析[J]
.新农民,2020(21):39-39.
10
李佼,冉辉.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及管理分析[J]
.种子科技,2020,38(20):66-67.
被引量:2
1
焦改,彭丽.
黑木耳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09(6):22-22.
被引量:1
2
冯四斌,何四清.
枫段黑木耳栽培技术[J]
.安徽林业科技,2000(4):31-32.
3
徐德永.
塑料大棚黑木耳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1997(4):27-27.
4
岳有生,陆镜清.
桑枝黑木耳栽培技术[J]
.农家之友,2011(2):11-11.
5
陈明计.
黑木耳栽培技术[J]
.现代园艺,2009(10):55-55.
被引量:4
6
杨宝爱.
黑木耳栽培技术新法[J]
.科技园地,1991(1):23-23.
7
张殿海.
黑木耳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
.农业工程技术,2016,36(20).
被引量:1
8
胡培蓉.
黑木耳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4(A02):19-19.
被引量:1
9
林少明.
椴木新科5号黑木耳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7,29(3):61-61.
10
贺同聚,朱九军,孙晓君.
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10,32(2):47-47.
被引量:14
食用菌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