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无论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体现博物馆自身特点的需要,博物馆都有必要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针对以客家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展示客家非遗项目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既要高度重视,也要注重加强研究,根据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来选取合适的展示方式。
作者
陈飞龙
机构地区
中国客家博物馆陈列部
出处
《客家文博》
2014年第2期49-52,共4页
Hakka Cultural Heritage Vision
关键词
客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
展示方式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陈飞龙,男,1982年生,广东蕉岭县人,中国客家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助理馆员。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姚田.
浅谈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展示[J]
.福建文博,2013(4):94-96.
被引量:3
2
叶盛.
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作用[J]
.杭州文博,2013(1):112-114.
被引量:3
3
安长华.
试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神州,2011(8):17-17.
被引量:1
4
张仪.浅谈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3)
5
苏业花.
试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J]
.丝绸之路,2010(18):88-90.
被引量:4
6
宋兆麟.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保护[J]
.中国历史文物,2009(5):77-81.
被引量:9
7
林毅红.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与民族博物馆陈列[J]
.民族艺术研究,2009,22(3):18-2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戴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
.瞭望,2005(30):57-59.
被引量:65
2
彭金山.关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若干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5
3
汪萍.浅谈博物馆应如何依托自身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年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
4
占剑,廖炜.宣传 记录 传承——中小型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年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
5
徐明华.浅谈鲁迅纪念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年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
6
赵行法.渔博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年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
7
潘守永.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的当代责任[J]
.北京观察,2008(7):50-52.
被引量:7
8
起国庆.
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J]
.今日民族,2008(7):22-23.
被引量:5
9
蔡琴.
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原则[J]
.中国博物馆,2008(3):60-6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6
1
王旭.
遗产的生产:民俗文物生命价值的重构[J]
.艺术与民俗,2019(2):45-49.
被引量:1
2
翟景宣.
浅谈博物馆对黎锦技艺的展示方法[J]
.北京民俗论丛,2022(1):270-282.
被引量:1
3
吕丞,罗黄儿,张妮.
论我国渔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J]
.科技视界,2012(24):65-66.
被引量:2
4
沈伟雄,周华伟.
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研究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0):104-106.
5
曹岚,李旭,王新梅,魏莹,董玉杰.
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转型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5,40(1):106-109.
被引量:19
6
马广韬,郑世明.
高校公共卫生间设施系统人机工程学研究分析[J]
.设计,2015,28(15):136-137.
7
朱堃.
从工具的磨损看麻山苗族对文化所属环境的适应——兼论当代民族博物馆文物征集与展示的实察及改进意见[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7(3):139-145.
被引量:1
8
姜凯云,刘兵,章梅芳.
地方性传统技艺的传播与普及——以湖南通道侗锦为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2):90-94.
被引量:2
9
刘先福.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博物馆模式[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32(4):79-84.
被引量:3
10
聂景爱.
浅谈基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下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5):98-100.
被引量:3
1
马国栋.
新志续修四议[J]
.巴蜀史志,2002(5):14-16.
2
周进.
聚落考古研究对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启示[J]
.理论界,2012(5):91-92.
被引量:2
3
黄可佳,韩建业.
考古遗址的活态展示与公众参与——以德国杜佩遗址公园的展示和运营为例[J]
.东南文化,2014(3):40-45.
被引量:26
4
田林,赵文阳.
墓葬遗址中墓室的展示设计探析[J]
.建筑与文化,2016(1):130-132.
被引量:1
5
王申.
近10年唐宋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妇女研究论丛,2012(2):109-115.
被引量:3
6
黄茜.
半坡遗址导向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现代装饰(理论),2012(7):10-10.
7
杨丽云.
文化景观与博物馆展示探索——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的策划与解读[J]
.中国博物馆,2016(3):12-18.
被引量:1
8
李华兴,杨宏雨.
团结抗战,日本再无机会——77事变77周年纪念[J]
.长江丛刊,2014,0(20):6-13.
9
阎纯德.
澳门和中西文化交流及汉学的形成[J]
.齐鲁学刊,2002(3):118-123.
10
吴鹏.
从市场需求谈博物馆的临展策划理念[J]
.黑龙江史志,2013(21).
被引量:4
客家文博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