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选载之五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探讨了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地位、作用、性质 ,论述了语言学研究方法及运用原则 ,并对语言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历史的回顾。
作者
于根元
夏中华
机构地区
北京广播学院
锦州师范学院
出处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9-44,共6页
Journal of Jinzhou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ae Edition)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方法
方法论
理论体系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5
1
Frederick J.Newmeyer,徐烈炯.
论转换生成语法的实用性[J]
.当代语言学,1986(1):1-7.
被引量:3
2
宋飞.
简论转换生成语法的方法及应用[J]
.外语教学,1988,9(1):2-10.
被引量:1
3
陆俭明.
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3):64-72.
被引量:33
4
徐忠权.
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1(2):74-77.
被引量:3
5
方经民.
变换分析和语义约束[J]
.汉语学习,1992(3):8-12.
被引量:6
6
袁毓林.
论变换分析方法[J]
.汉语学习,1989(1):7-13.
被引量:6
7
唐钰明.
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变换”问题[J]
.中国语文,1995(3):211-220.
被引量:17
8
孙小礼.
科学方法论的一个研究提纲[J]
.哲学研究,2001(2):66-71.
被引量:15
9
董革非.
结构主义与转换生成语法的对比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448-451.
被引量:11
10
李树辉.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二)[J]
.语言与翻译,2000(2):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钟玖英.
论王希杰语言研究的方法论原则[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2):58-63.
被引量:3
2
王祥.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5):54-56.
被引量:1
3
谢奇勇.
方法论与语言学概论中的语言学研究方法[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7):1-6.
被引量:6
4
石东红.
基于本体论的“变换”与“转换”[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5):58-6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程培元,钟玖英.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2):111-116.
被引量:1
2
郭英.
浅析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F12):200-202.
3
王世凯.
新形势下大学本科《现代汉语》理论型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5(7):85-89.
4
钟玖英.
方光焘语言研究的方法论原则[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33(3):49-54.
被引量:1
5
袁艺铭.
独立学院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为例[J]
.现代语文,2018(2):187-191.
6
刘庆莲.
大学《应用写作》情境教学法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9):134-135.
7
段益民.
典型话语逻辑语言双重视角的个案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3):87-91.
8
钟玖英.
吕叔湘《汉语修辞学》序言评析[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38(3):56-63.
9
杨丹,徐淳硕.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J]
.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2(4):50-52.
10
王晶.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2):43-46.
被引量:1
1
于根元,姚晓波.
语法和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选载之三[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56-60.
被引量:1
2
于根元.
动态:语言的本质(上)——语言哲学对话选载[J]
.语文建设,1997,0(8):16-20.
被引量:9
3
于根元.
动态:语言的本质(下)——语言哲学对话选载[J]
.语文建设,1997,0(9):21-25.
被引量:5
4
于根元,夏中华.
修辞和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连载之四[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20-24.
被引量:2
5
于根元,夏中华,等.
止语的启示——第二论“语言哲学对话”选登之二[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1):27-31.
被引量:1
6
邓天玲.
威信方言志(选载)——音系部分之二[J]
.昭通学院学报,1995,32(2):69-93.
7
邓天玲.
威信方言志(选载)——音系部分[J]
.昭通学院学报,1995,32(1):48-55.
被引量:1
8
邓天玲.
威信方言志(选载)——音系部分·之五[J]
.昭通学院学报,1996,33(2):36-55.
9
邓天玲.
威信方言志(选载)音系部分·之四[J]
.昭通学院学报,1996,33(1):74-83.
10
于根元.
语言的人文性——“语言哲学对话”选载之一[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5-17.
被引量:22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