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 ,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环境的忧患意识 ,能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事关本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本文试就高等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意义及教学方式做一探讨。
作者
孙志东
机构地区
燕山大学环境化工系
出处
《前沿》
2002年第4期29-31,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
分类号
G64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2
1
中国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国家环境保护局宣传教育司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2
罗志雄.
论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J]
.中国林业教育,2000,18(1):32-34.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16
1
马宝建.
环境教育与高等院校相关课程建设的思考及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6):52-54.
2
刘敬奇,张宝森,王红旗,熊樱.
“绿色奥运”对提高北京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研究——世界城市环境教育机制与途径的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71-74.
被引量:8
3
房文翠.
当代法学教育的法理学透视[J]
.法学家,2002(3):116-120.
被引量:18
4
臧东娥.
试论高校扩招后教师定位的转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5):83-84.
被引量:5
5
余金保,朱寿民.
高校开展环境教育模式的研究[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20(2):15-16.
被引量:5
6
吕亚萍.
论“绿色奥运”与环境教育[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7-9.
被引量:1
7
卫学文.
西龙池下水库供水工程水源取定及施工介绍[J]
.山西水利,2006,22(4):83-84.
8
李长兴.
从构建和谐社会谈大学生的环境素养培育[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121-123.
被引量:1
9
马宝建.
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呼唤[J]
.时代教育,2008(10):15-15.
10
丁树谦.
在高职院校普及开设环境公共课的现状及对策[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1):47-48.
同被引文献
60
1
吴华钿.
论环境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0):107-110.
被引量:2
2
陈俊英.
中日两国大学的环境教育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4(4):75-79.
被引量:2
3
高爱环,韦寿莲.
对新世纪高等环境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
.肇庆学院学报,2004,25(5):88-90.
被引量:6
4
吕汝健.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J]
.宁夏教育,2000(1):4-6.
被引量:1
5
李英.
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J]
.科学教育,2005,11(1):38-39.
被引量:3
6
朱九思.
似曾相识燕归来——评《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1-2.
被引量:14
7
余金保,朱寿民.
高校开展环境教育模式的研究[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20(2):15-16.
被引量:5
8
徐蕾,颜炳乾.
美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2):44-47.
被引量:8
9
王凤珍,宋德梅.
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402-404.
被引量:19
10
黄坤锦.
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26-37.
被引量:146
引证文献
12
1
汤斌纺,汪勤峰.
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13-113.
被引量:5
2
田明华.
略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S1):89-97.
被引量:3
3
阮俊华,周望月.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
.高等理科教育,2006(4):132-134.
被引量:1
4
王磊.
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4(1):186-189.
被引量:24
5
尹学英,王舜,张亮.
高职环境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教育模式探讨[J]
.高教论坛,2009(12):115-119.
被引量:9
6
郝韦霞.
对高等学校环境教育内容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0(4):46-47.
被引量:2
7
杜健勋.
环境教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浅析[J]
.大观周刊,2012(7):152-153.
8
曹罗丹,黄洪煜,金玉婷,李加林.
基于本科培养方案的大学生人地关系通识教育需求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15(1):6-10.
9
陈棉.
农业院校提高通识教育教学效果初探[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188-190.
被引量:2
10
王红利,郭连锋.
加强高校环境教育实效性策略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6(4):24-2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倪生.
普通高校可持续发展[J]
.今日科苑,2008(16):35-35.
2
卞进发,徐建中.
化工成人教育学员“责任关怀”意识的培养[J]
.江苏社会科学,2011(S1):98-100.
被引量:4
3
朱国伟,徐华红,龚宇波.
公民环境素养框架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90-92.
被引量:2
4
平措,旦增,布多,黄道君.
西藏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133-136.
被引量:2
5
董秀梅.
高校学生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意义和对策[J]
.飞天,2012(4):135-136.
被引量:1
6
徐娟,黄兴周.
大学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以西南边疆大学教育为例[J]
.新课程学习(中),2009,0(5):88-89.
7
湖南省《职校学生后勤需求心理与后勤服务对策研究》课题组,赵红深.
论校园环境建设与职校学生的环境意识[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15-17.
被引量:2
8
李森,黄耀丽,何立善.
英国高校地理与环境科学教学特点及启示[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11-115.
被引量:7
9
何海兵,申秀英.
论高等师范院校的环境教育[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150-153.
被引量:4
10
张玉飞.
高等教育“绿色化”初探[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8):129-132.
被引量:1
1
赵爱华,徐宝峰.
高等学校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4(5):76-78.
被引量:2
2
江平,谢捷琼,朱海伦.
论高等学校环境教育[J]
.嘉兴学院学报,2003,15(4):108-111.
被引量:4
3
郝韦霞.
对高等学校环境教育内容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0(4):46-47.
被引量:2
4
冯琳娜,李延平,李小平.
高等学校环境教育基本模式——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
.高等理科教育,2009(5):53-57.
被引量:3
5
麻东锋.
关于高等学校引入低碳教育的思考[J]
.环境与发展,2010,22(2):5-8.
被引量:29
6
张坤民.
关于高等学校环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建议[J]
.环境教育,1998,0(1):3-4.
被引量:1
7
曹英兰,林建清.
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与改革建议[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3):59-62.
被引量:8
8
吴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J]
.现代职业安全,2012(7):72-73.
被引量:1
9
何丹,陈珂,石小亮,朴慧兰.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渗透教学模式研究——以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89-593.
被引量:3
10
赵百代,巩云霞,等.
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J]
.机电安全,2002(5):19-20.
前沿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