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世纪植保科技发展的构想
The idea of plant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new centu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新世纪加入世贸组织后 ,植保科技要更新观念 ,少用到不用化学农药 ,保护环境、利用天敌 ,对病、虫、草进行综合调控、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
作者
张觉晚
机构地区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e and Tea
关键词
植保科技
可持续发展
化学农药
病虫害
草害
综合调控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殷坤山.
20世纪我国的茶树病虫害防治[J]
.中国茶叶,2000,22(6):12-14.
被引量:6
2
张觉晚,黄厚仁.
兰岭茶厂茶园病虫草无公害治理[J]
.茶叶通讯,1999,26(3):44-46.
被引量:12
3
戈峰,李典谟.
可持续农业中的害虫管理问题[J]
.昆虫知识,1997,34(1):39-45.
被引量:101
4
张觉晚,王沅江,周先元.
怀化地区茶树害虫种类及天敌资源调查报告[J]
.茶叶通讯,1991(3):39-4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孟英.
昆虫信息素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欧洲及发展中国家信息素工程学术讨论会概况[J]
.昆虫知识,1994,31(1):56-59.
被引量:23
2
张觉晚,王沅江.
合理用药生态控制茶小绿叶蝉主要措施与评价[J]
.生态学杂志,1994,13(5):13-17.
被引量:15
3
刘舜尧.
世界农药工业发展新动向[J]
.农药译丛,1996,18(2):1-8.
被引量:11
4
团体著者,中国农业年鉴,1994年,490页
5
团体著者,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994年,106页
6
戈峰,新观点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3年
7
刘昌明,生态农业,1993年,1卷,1期,45页
8
李典谟,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年,35页
9
沈善敏,土壤学报,1992年,31卷,2期,112页
10
戈峰,昆虫生态学研究,1992年,65页
共引文献
115
1
韦德卫.
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农业[J]
.广西农学报,2001,16(4):50-53.
被引量:1
2
戈峰.
国内外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生物灾害科学,1997,32(4):30-32.
3
张觉晚,孙少华.
兰岭茶厂生态调控茶园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消长调查分析[J]
.茶叶通讯,2004,31(4):8-10.
被引量:2
4
张觉晚.
茶园虫病草生态控制原理与措施[J]
.茶叶通讯,2005,32(2):19-22.
被引量:2
5
钟平生,梁广文,曾玲.
生态控制配套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417-421.
被引量:10
6
李永刚,周尚乾,何可佳.
单季稻田捕食性天敌的群落组成及两种杀虫剂对其多样性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5(4):43-45.
被引量:3
7
谢联辉,林奇英,徐学荣.
植病经济与病害生态治理[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4):39-42.
被引量:15
8
江俊起,胡淑霞,缪勇,宛晓春,汪钧,陈丽,查玉兵.
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分类及演替研究[J]
.茶业通报,2005,27(3):117-118.
9
张觉晚.
茶园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治[J]
.茶业通报,2005,27(4):163-164.
被引量:2
10
阮琳,冯爱卿,蔡奕,黄华枝.
广州市园林害虫防治状况及其生态治理对策[J]
.园林科技信息,2005(4):32-36.
被引量:7
1
张觉晚.
新世纪植保科技发展的构想[J]
.贵州茶叶,2002,30(2):5-7.
2
邹太保.
杂交棉生长特性及综合调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90-90.
3
饶孝武,胡质文,温权州,尹鑫,谷勇.
玉米新品种禾玉998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2(8):62-63.
被引量:1
4
饶孝武,李维群,温权州.
玉米新品种禾玉006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09(8):56-56.
5
王献礼,丁胜,贺美球,刁志芬.
阿克苏地区长绒棉育种新构想[J]
.中国棉花,2003,30(2):42-43.
6
吴元柱.
新源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及思路[J]
.当代农机,2011(2):72-73.
7
张矢.
进一步靠科技发展寒地水稻生产[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1(4):1-4.
8
马超.
三○团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示范[J]
.新疆农垦科技,2008,31(6):15-16.
9
王守东.
夺取大豆高产需更新观念[J]
.成人教育,1999,19(4):40-40.
被引量:1
10
何冬吟.
甜椒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4,45(1):67-68.
被引量:1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