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Journal of He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7
-
1沈雪梅,何伟.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考[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2):200-202. 被引量:7
-
2蔡小华,杨志学.中药研究现代化的思索[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3):47-49. 被引量:5
-
3岳凤先.中药现代化与中药西药化辨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6):1-2. 被引量:13
-
4赵映前.我国当前中药现代化研究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7):46-47. 被引量:6
-
5肖小河.关于中医药及中医药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2):81-84. 被引量:13
-
6刘逢芹,高新跃,姚章纪.试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前景[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8):489-490. 被引量:4
-
7贾谦.21世纪中医药发展战略(上)[J].中国药业,2000,9(5):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
-
1赵勤萍,张荣.浅谈中药有效部位研究对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影响[J].山西中医,2006,22(3):48-50. 被引量:2
-
2葛秀允.浅析中药现代化的内涵[J].中国药业,2007,16(18):5-6. 被引量:1
-
3任天颖,郑大恒.浅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0):63-67. 被引量:8
-
4孟宪军,刘顺航,王平.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5):463-465. 被引量:18
-
5李进伟.中国中药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0(1):54-64. 被引量:5
-
6柴振平,马国静,白亚灵,曹伟敏.论中药现代化的利与弊[J].黑龙江医药,2010,23(5):743-745. 被引量:1
-
7苏靖,戴荣继.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14,12(1):38-42. 被引量:27
-
8历红达,李立峰,孙娟,赵世文,孙文松.辽东山区柞林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22(1):42-47.
-
9吴任宏,马珍珍,陶洪涛,周继红.浅谈中药现代化发展现状[J].中外企业家,2012(2X):69-71. 被引量:1
-
1郭治昕.复方丹参滴丸的中药现代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4):14-15. 被引量:16
-
2陈大明,镇万林.中药如何走向世界[J].上海管理科学,1997,19(6):28-31.
-
3林鸣.面对国际市场中医药是否还姓“中”[J].技术监督纵横,1997(2):15-15.
-
4李丽君.传统医学的传播与需求[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4-4.
-
5陈秀梅,高颜华.浅谈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128-129. 被引量:3
-
6邢花,严明,王丹,张鹏程,廖志超.加速实现中药现代化有效途径的探寻[J].中国药事,2002,16(5):290-292.
-
7魏鹏.中药现代化研究之我见[J].江苏中医,1998,19(11):48-48.
-
8王为民.关于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9,9(6):31-32.
-
9陈展,凌晓云.独活寄生汤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74-76. 被引量:2
-
10赵明敬.疏肝理气类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5):178-179. 被引量: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