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被引量:
55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宋立
机构地区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8,共10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金
国家计委研究院2001年度重点课题<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分报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渠道
中国
利率
资产价格
银行信贷
金融机构
风险防范
信贷担保体系
分类号
F82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5
同被引文献
514
引证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899
参考文献
8
1
凯文·多德.《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中译本,1989..
2
谢平,廖强.
西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述评[J]
.金融研究,1997(11):51-55.
被引量:19
3
郭晔.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的最新争论及其启示[J]
.经济学动态,2000(7):53-57.
被引量:27
4
李木祥.
中国货币供应量扩张的金融制度障碍[J]
.改革,1999(5):73-80.
被引量:3
5
张曙光.
疏通传导渠道 改善金融结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
.管理世界,2001,17(2):8-20.
被引量:45
6
吴晓求,宋清华,应展宇.
我国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研究[J]
.管理世界,2001,17(4):86-95.
被引量:63
7
宋立.《缓解流动性约束,促进货币政策作用有效发挥》[J].《现代金融导刊》,1999,(1).
8
宋立.
结构不对称、流动性约束与体制极限——中国通货紧缩的金融制度结构分析[J]
.金融研究,2000(2):20-27.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宋立.
从东亚金融危机看政府对市场的选择性干预[J]
.人文杂志,1999(3):74-79.
被引量:1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目前我国投融资格局与经济增长格局和投资绩效的错位[J]
.经济研究参考,1999(35):17-18.
被引量:3
3
余永定.
论中国的资本管理[J]
.经济研究参考,1999(70):3-11.
被引量:6
4
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5
李健.金融创新与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6
夏雄伟,证券时报,2001年
7
中国人民银行文告,2001年
8
周天勇.
高负债发展模式的金融风险[J]
.经济研究,1998,33(5):3-11.
被引量:37
9
周业安.
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1999,34(2):13-20.
被引量:282
10
樊纲.
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9年展望[J]
.经济研究,1999,34(1):3-8.
被引量:178
共引文献
155
1
易良民.
关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做空机制的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z1):17-19.
2
周好文.
“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银行淡出[J]
.当代经济科学,2003,25(1):33-38.
被引量:20
3
刘季,巴艳娟.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的思考[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3):13-15.
被引量:1
4
余元全.
试析我国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J]
.西部论坛,2000,18(S1):56-57.
5
陈峥嵘,王虎,王宇伟,索彦峰.
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科学发展,2009(9):22-41.
被引量:2
6
张贡生.
国内商业银行介入股票市场的路径分析[J]
.市场周刊,2002,15(11):14-16.
被引量:1
7
樊明太.
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04,39(7):27-37.
被引量:68
8
谭文.
《新巴塞尔协议》的市场约束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J]
.国际金融研究,2004(7):24-31.
被引量:9
9
肖崎.
论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沟通[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4):38-39.
10
王汉锋.
我国银行资金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2004(12):40-4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14
1
王宇.
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改革[J]
.经济研究,2001,36(11):28-34.
被引量:33
2
江伟,李斌.
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J]
.金融研究,2006(11):116-126.
被引量:359
3
南旭光.
信贷融资中审批腐败与支付腐败比较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98-103.
被引量:3
4
张志军.
市场化进程中金融运行的空间格局变迁分析[J]
.金融与经济,1999(2):21-23.
被引量:3
5
樊明太.
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04,39(7):27-37.
被引量:68
6
林毅夫,刘明兴,章奇.
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4,20(8):81-89.
被引量:454
7
陆磊,李世宏.
中央—地方—国有银行—公众博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逻辑[J]
.经济研究,2004,39(10):45-55.
被引量:75
8
陈学彬,杨凌,方松.
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1):42-54.
被引量:98
9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04(12):3-13.
被引量:1002
10
唐清泉,罗当论,张学勤.
独立董事职业背景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1):97-101.
被引量:57
引证文献
55
1
张谊浩,陈玫.
中日货币政策比较研究[J]
.日本问题研究,2004,18(4):12-16.
被引量:1
2
杨凤春.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辨析[J]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3-37.
3
宋立.
金融发展应成为构建“十一五”经济发展机制的核心内容[J]
.财贸经济,2005,26(4):10-16.
被引量:6
4
杨凤春 ,潘振彪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辨析[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2):6-10.
5
蒋俊鹏,郭沛.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5(2):9-12.
被引量:8
6
宋立.
整体设计的金融发展改革模式与宏观视角的国有银行改革[J]
.管理世界,2005,21(5):19-26.
被引量:8
7
钱东红.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对策[J]
.江苏商论,2005(7):157-159.
被引量:1
8
杨勇兵,钟加坤.
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3-5.
被引量:1
9
袁锦.
金融机构资产配置与货币政策信用传导[J]
.管理世界,2005,21(9):20-27.
被引量:6
10
蒋满霖.
从信用传导途径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3):21-25.
二级引证文献
899
1
陶然,石昕,刘峰.
谁遭遇了“信贷歧视”?——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特征的经验证据[J]
.管理评论,2022,34(11):42-53.
被引量:8
2
道日娜,张进.
进口冲击与中国婴幼儿奶粉产业链价格传递——兼论以价格竞争赢得市场的可能[J]
.中国农村经济,2021(4):100-122.
被引量:7
3
白彦锋,方红生,郭玉清,李建军,刘晔,吕冰洋,缪小林,张克中,朱军.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财政学研究前沿笔谈[J]
.中国经济问题,2023(1):1-36.
被引量:2
4
赵建华,宋金,夏越冰,陈艳青,王雨鹏,慎少东.
货币政策、金融发展水平与债务融资成本[J]
.投资研究,2020(4):65-76.
被引量:11
5
刘巍,何威风,陈战光.
法治发展、法律独董与诉讼风险[J]
.投资研究,2020(4):4-22.
被引量:6
6
胡晶.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
.投资与创业,2022,33(10):214-216.
被引量:1
7
廉超,蒋睿,裴金平.
政府投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不平等[J]
.统计与决策,2021(2):141-145.
被引量:5
8
董纪昌,雷颜溪,李秀婷,董志.
我国内幕交易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不同时期的考察[J]
.系统科学与数学,2021,41(7):1817-1833.
被引量:3
9
刘勇,杨海生,徐现祥.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体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世界经济,2021(4):30-53.
被引量:26
10
熊艳萍,孙美.
高管特征与融资约束研究:综述与展望[J]
.市场瞭望,2023(23):76-78.
被引量:1
1
邵智宝.
借力农担平台 实现银担共赢[J]
.中国农村金融,2017,0(4):33-35.
2
李孟君.
谈我国信贷支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物流科技,2004,27(5):106-107.
被引量:3
3
韩国文.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J]
.商业时代,2003(252):36-37.
被引量:4
4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思路[J]
.经济学动态,2001(11):18-23.
被引量:36
5
王晓海.
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16(5):60-61.
6
闫艳.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
.经济纵横,2015(2):45-48.
被引量:27
7
李树.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措施[J]
.当代经济,2000,17(8):51-51.
8
文美.
人民银行公布稳健倾向政策有关问题分析报告[J]
.市场与发展,2002(4):53-54.
9
张大龙.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必须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J]
.成人高教学刊,2000(6):19-21.
10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0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J]
.中国金融,2002(11):25-28.
被引量:1
管理世界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