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寻找打破种子休眠的最佳途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采用培养皿纸床法以不同酸处理、碱处理、有机溶剂处理等14种方式处理紫花苜蓿种子,对其发芽率、发芽势、根长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4种处理方式均能有效打破紫花苜蓿种子的休眠而促进萌发,其中无水乙醇浸泡处理的发芽率最高(94.33%);10%氢氧化钠处理的种子幼苗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综合比较以无水乙醇处理10 min效果最好。说明经过酸、碱、有机溶剂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效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
出处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4-136,共3页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基金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项目(JRC2018044)
天津农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2012001)
作者简介
蔡锋隆(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及生理调控,cf10224@126.com;通信作者:张建斌(1976-),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畜禽营养与分子调控,zjbz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