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的大豆研究
被引量:
1
SOYBEAN RESEARCH IN JA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日本大豆生产的历史 ,重点分析了当前大豆生产的现状 ,分阶段概述了不同时期育种、栽培及生理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提炼出今后的主要育种目标、栽培方式和超高产生理研究的重点方向。
作者
张秋英
大崎.满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
日本北海道大学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7-230,共4页
Soybean Science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栽培生理
超高产
日本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1
王龙昌.
日本旱地农业研究与开发[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3):122-12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邵晓荣,卢增澜.
落实“沃土计划”促进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
.土壤通报,2000,31(4):148-1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陈成榕.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根系特性的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2,12(2):53-59.
被引量:4
2
任冬莲,路贵和,刘学义.
大豆成苗期抗旱性与根系生长的关系[J]
.中国油料,1993,15(1):37-39.
被引量:27
3
王法宏,郑丕尧,王树安,王瑞舫.
大豆不同抗旱性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Ⅰ、形态特征及解剖组织结构[J]
.中国油料,1989(1):32-37.
被引量:24
4
郑丕尧,王法宏,王瑞舫,王树安.
大豆不同抗旱性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Ⅱ.生理功能[J]
.中国油料,1989(2):6-9.
被引量:14
5
孙广玉,何庸,张荣华,张代平.
大豆根系生长和活性特点的研究[J]
.大豆科学,1996,15(4):317-321.
被引量:28
6
傅金民,董钻.大豆根系生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大豆科学,1987(04).
7
田佩占.大豆品种根系的生态类型研究[J]作物学报,1984(03).
8
Jonathan P. Lynch,Kai L. Nielsen,Robert D. Davis,Andrei G. Jablokow. SimRoot: Modell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root systems[J] 1997,Plant and Soil(1):139~151
9
刘晓冰,王光华,森田茂纪.
根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上)[J]
.世界农业,2001(8):33-35.
被引量:18
10
杨秀红,吴宗璞,张国栋.
无限结荚习性与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J]
.大豆科学,2001,20(3):231-23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金剑,刘晓冰,王光华.
大豆Glycine max(L.) Merrill根系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2002,21(3):223-227.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敖振超,王丕武,宋阳.
大豆促苗期根系发育相关基因Gmr937在烟草中的功能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0,42(2):127-133.
被引量:1
2
魏道智,宁书菊,林文雄.
小麦根系活力变化与叶片衰老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9):1565-1569.
被引量:72
3
申忠宝,齐志勇,金剑.
大豆不同生殖生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磷对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英文)[J]
.大豆科学,2007,26(4):528-532.
被引量:5
4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李艳华,陈雪丽,Stephen J Herbert.
东北黑土区高产大豆R_5期根系分布特征[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266-271.
被引量:38
5
刘灵,廖红,王秀荣,严小龙.
不同根构型大豆对低磷的适应性变化及其与磷效率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4):1089-1099.
被引量:62
6
沈融,章建新,古丽娜,苏广禄,邵长贺.
亏缺灌溉对大豆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1,30(1):62-66.
被引量:15
7
章建新,朱倩倩,王维俊.
不同滴水量对大豆根系生长和花荚形成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3,32(5):609-613.
被引量:11
8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张敬涛,陈磊.
窄行免耕对大豆根系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2):28-33.
被引量:1
9
马兆惠,车仁君,王海英,张惠君,谢甫绨.
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6):1084-1094.
被引量:38
10
李春艳,李思忠,楚光红,高阳,章建新.
不同滴水量处理下大豆根系生长与花荚形成的关系[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39(2):198-204.
被引量:7
1
张有进,刘明祥,冯小根.
浙北地区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模式的探讨[J]
.农业装备技术,2009(3):7-9.
被引量:2
2
李源华.
磷素对茶叶品质影响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9):10052-10053.
被引量:2
3
黎坚.
我国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11):25-26.
被引量:3
4
黎坚.
我国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A09):95-96.
5
李鉴.
探析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J]
.农业网络信息,2011(10):5-7.
6
关泉杰,张明坤.
玉米生育阶段的划分与灌溉制度试验[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8):174-175.
被引量:1
7
孙中文,孙中峰,张学培,刘卉芳.
黄土区人工林地的土壤水分研究动态[J]
.干旱区研究,2005,22(2):167-171.
被引量:10
8
黑龙江将推广四项农机化新技术[J]
.黑龙江粮食,2017(3):51-51.
9
王金超.
滴灌工程设计在新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中的应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1):86-87.
被引量:5
10
约麦尔江.库尔班,努尔斯曼古丽.图尔贡.
新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中的滴灌工程设计[J]
.地下水,2016,38(2):104-105.
被引量:1
大豆科学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