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与工业生产的“亲密接触”——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5
The 2001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二级参考文献6
1 Lai J Y,J Org Chem,1993年,58卷,6944页
2 Gu J X,Tetrahedron,1993年,49卷,5805页
3 匿名著者,化学,1993年,48卷,642页
4 陆熙炎,有机化学,1993年,13卷,227页
5 Chen C S,Angew Chem Int,1989年,28卷,695页
6 叶秀林,立体化学,1982年
共引文献56
1 吴小华,郭耘,孙延喜,卢冠忠,郭杨龙.苯乙酮不对称加氢催化剂的研究[J] .工业催化,2005,13(z1):356-357.
2 余兰,江波.手性技术在药物中的应用[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27(2):188-192. 被引量:10
3 吕秀娟,梅璐璐,施小新.手性拆分剂L-二苯甲酰酒石酸和L-二乙酰酒石酸的合成工艺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5,35(4):12-14. 被引量:10
4 陆阳,赵霞,陈泽乃.用转化率计算动力学拆分中对映体过量的研究[J] .有机化学,1996,16(5):470-473. 被引量:2
5 张文典,王希军.分子手性与药物活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8):366-367. 被引量:3
6 魏明星,姚金水,王晓东,武光,张希岩,何倩倩.高效液相色谱手性聚合物固定相的研究与进展[J] .高分子通报,2006(10):23-28. 被引量:6
7 杨忠华,曾嵘,伍林,姚善泾,王光辉.促进活性细胞催化前手性羰基不对称还原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6,26(11):16-20. 被引量:3
8 包伯荣,韦国林,沈朝洪,竺建康.新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J] .化学通报,1997(4):26-31. 被引量:1
9 李雷鸣,高连勋,丁孟贤.对映体制备性分离方法的进展[J] .化学通报,1997(2):17-21. 被引量:7
10 李朝阳,武彤,李景印,张炳烛.手性农药对映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2008,17(3):1268-1275.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57
1 Takashi Shigenaga,Katsuki Suematsu,Masao Shinoda,Takayuki Ando.Two-Dimensional Super High Density Multi-Fiber Connector[J] .光学学报,2003,23(S1):285-286. 被引量:6
2 蒋耀忠,秦勇,黄志镗.手性配体催化二烷基锌—羰基不对称加成制光活性醇的反应[J] .合成化学,1993,1(1):1-12. 被引量:2
3 燕远勇,左焕培,金子林.新型水溶性膦铑络合物催化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研究[J] .分子催化,1994,8(2):147-150. 被引量:13
4 曹映玉,杨润升,白冬花,何松林,赵妍,杨恩翠,郝金库.不对称Reformatsky反应研究进展[J] .化学试剂,2005,27(2):79-82. 被引量:3
5 马玉国.烯烃复分解反应——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J] .大学化学,2006,21(1):1-7. 被引量:7
6 肖坤,李欣,沈竞康.果糖衍生手性酮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 .合成化学,2007,15(1):1-6. 被引量:3
7 傅滨,李楠,梁晓梅,董燕红,王道全.还原胺化反应的新进展[J] .有机化学,2007,27(1):1-7. 被引量:25
8 Mukaiyama T, Soai K, Sato T, et al. Enantioface-differentiating(asymmetric) addition of alkyllithium and dialkymagnesium to aldehydes by using (2s ,2' s)-2-hydroxymethyl-1-[ (1-alkylpyrrolidin-2-yl)-methy ] pyrrolidines as chiral ligands [ J ]. J Am Chem Soc, 1979,101(6) :1455-1458.
9 Oguni N, Omi T.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benzaldehyde catalyzed by a small amout of chiral 2-amino-1-alcohols [J]. Tetrahedron Lett, 1984,25 (26): 2823-2824.
10 Noyori R, Kitamura M, Okada S, et al.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alkylzincs to aldehydes promoted by chiral amino alcohols,mechanism and nouline effect[ J]. J Am Chem Soc, 1989,111 ( 11 ) :4028-4036.
引证文献5
1 俞杰,高惠惠,张袖丽,褚明杰.立体化学教学中不对称催化科研成果的融入[J] .大学化学,2017,32(12):35-40. 被引量:1
2 马锴果,李田,高珍,李维红.有机合成的“百宝箱”[J] .大学化学,2017,32(2):47-55. 被引量:1
3 沙风,伍新燕,杜仕菊,蔡良珍,张文清.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四步法”[J] .大学化学,2021,36(3):172-178. 被引量:36
4 俞根发,朱广用.食用香料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2021,36(3):207-212. 被引量:6
5 吴丽芬,樊建芬,陆翔,卢运祥.醛与有机锌的不对称加成反应机理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2004,15(2):67-71.
二级引证文献44
1 刘进兵,张超,周喜.新工科背景下有机化学“金课”建设探讨[J] .山东化工,2021,50(8):250-251. 被引量:1
2 张甜,李晓冬,冯勋.递进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立体异构”中的应用[J] .广州化工,2019,47(9):172-173.
3 马锴果,贾莉,高珍,马艳子.元素周期表实物展窗:元素化学性质的形象化展示[J] .大学化学,2019,34(12):99-105. 被引量:3
4 白林,张丽,魏玉丽.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策略[J] .甘肃高师学报,2021,26(2):72-76. 被引量:4
5 李成渊,杨旭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引下的Python程序设计授课实践路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6):98-99. 被引量:1
6 杨婷婷.课程思政下城轨交通车辆专业《机械基础》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2):135-136.
7 杨富杰,丁姣,李侨光,程杏安.疫情下有机化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 .广东化工,2021,48(11):228-228. 被引量:1
8 张树永.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建设重点——以化学类专业课程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21(8):42-46. 被引量:99
9 李艳丽,刘媛媛,张亚安,郭雨馨,项雯静.以辩证唯物主义阐明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研究[J] .化工时刊,2021,35(9):56-57. 被引量:3
10 张琴.思政元素融入“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3):48-50. 被引量:1
1 王玉和,张昕,徐柏庆.新世纪的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J] .化学通报,2001,64(12):745-748.
2 李丹.不对称合成[J] .化学世界,2002,43(10):560-560.
3 晓利.美日三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J] .科学新闻,2001,5(40):12-12.
4 段世文.化学奖:白油漆和葡萄酒的浪漫[J] .科技信息(山东),2001,0(11):24-25.
5 张鹏荣,龚勇华,聂娟.不对称催化[J] .化学教学,2002(2):23-25. 被引量:1
6 杨静,陆真.手性催化开创药物和材料合成的新领域——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J] .化学教育,2002,23(1):47-48. 被引量:3
7 吴祺.不对称催化合成—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19(3):111-114. 被引量:1
8 诸平.手性合成技术与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1):33-37. 被引量:1
9 王恒.“左手”和“右手”的化学反应——记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J] .知识就是力量,2001(12):9-10.
10 简讯[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5):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