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前景
被引量:
47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of Agricultural Was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综合利用农业植物纤维性废弃物及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技术及有关研究进展情况,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
张承龙
机构地区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研究中心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利用
前景
废物处理
分类号
X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525
引证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370
参考文献
5
1
韩宝瑞,沈宗麟,秦万丰.
生物质炭的开发与应用[J]
.吉林林学院学报,1998,14(4):236-237.
被引量:14
2
徐广惠,于欣伟,赵国鹏,尚世南.
用碳化麦杆麦壳做金属液面保温剂的试验研究[J]
.钢铁,1998,33(3):18-20.
被引量:5
3
熊月娥.
国外农业废弃物的利用[J]
.农村经济与技术,1997(6):40-41.
被引量:6
4
孙成栋.
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板[J]
.新型建筑材料,2000,27(6):25-27.
被引量:15
5
王泽民,马小凡,王孝霞,王义.
利用稻壳生产白灰黑和活性炭[J]
.环境保护,1995,23(3):23-2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徐广惠,于欣伟,尚世南.
自热式直接加热生产炭化稻壳新工艺[J]
.冶金能源,1997,16(1):33-35.
被引量:5
2
刘人达,冶金炉热工基础,1980年
3
徐广惠,于欣伟,赵国鹏,尚世南.
新型保温材料──炭化稻壳在连铸生产中的应用效果[J]
.冶金能源,1997,16(4):43-4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9
1
李根,张波.
农业废弃物秸秆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4):46-47.
被引量:4
2
李继红,雷廷宙,宋华民,冯宗昱,胡建军,张全国.
GC/MS法分析生物质焦油的化学组成[J]
.河南科学,2005,23(1):41-43.
被引量:24
3
王显利,张海波,穆子龙.
北方农村住宅产业化结构体系研究[J]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24(5):78-81.
被引量:2
4
徐辉,黄国泓,李克亮,温金保,卢安琪.
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
.材料导报,2005,19(F11):437-439.
被引量:4
5
张伏,佟金.
植物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252-256.
被引量:21
6
黄仁和,何维军.
利用硫酸铝废渣生产水玻璃和透明白炭黑[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6(5):35-37.
被引量:4
7
刘志坤,叶黎佳.
生物质炭化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41(5):28-32.
被引量:31
8
黄婷.
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04-12005.
被引量:18
9
许光文,纪文峰,刘周恩,万印华,张小勇.
轻工生物质过程残渣高值化利用必要性与技术路线分析[J]
.过程工程学报,2009,9(3):618-624.
被引量:15
10
张伏,付三玲,郭志军,张国英.
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板材及仿生层状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9,31(10):227-22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25
1
郑文剑.
论如何科学处理和利用城市园林植物垃圾[J]
.广东科技,2007,16(S1):266-268.
被引量:4
2
石卫国.
生物复合菌剂处理秸秆产沼气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S1):93-95.
被引量:40
3
游弈来,周伯权,李伯欣,甘道建,董朝霞,卢小良.
狼尾草属牧草在南亚热带的引种试验[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S2):41-44.
被引量:9
4
顾桂友,叶宝良,陈浩,罗列,徐爱琴,赵霞颖,丁佰玲.
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程基本内涵及做法[J]
.农技服务,2008,25(8):129-130.
被引量:2
5
白洁瑞,李轶冰,郭欧燕,杨改河,任广鑫,冯永忠,李勇.
不同温度条件粪秆结构配比及尿素、纤维素酶对沼气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88-193.
被引量:55
6
李永丽,孙传伯,尹芳,张无敌,刘士清.
甘蔗渣沼气发酵潜力的研究[J]
.硅谷,2009,2(2).
被引量:4
7
刘毓,韩冰,吕战国.
园林绿化废弃物生态处理技术探讨[J]
.园林科技,2012(3):35-37.
被引量:13
8
奥德,冯宗慈,敖明,张殿荣,尹殿明,王秀.
藉助两级离体消化法估测种公羊放牧条件下的采食量[J]
.畜牧与饲料科学,1997,22(S1):74-77.
被引量:6
9
张翠绵,王占武,李洪涛.
固态畜禽废弃物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2004,8(2):100-103.
被引量:13
10
胡明秀.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57-759.
被引量:64
引证文献
47
1
石磊,赵由才,边炳鑫.
有机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5):345-347.
被引量:16
2
苏少林,强秦,王帆,陆晖.
杨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35-37.
被引量:1
3
薛金爱,毛雪,李润植.
生物技术与植物纤维性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938-944.
被引量:11
4
石其伟,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喻夜兰,张玉平,陈煦.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264-268.
被引量:28
5
刘爱兵,刘星剑.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及展望[J]
.江西林业科技,2006,34(4):37-40.
被引量:12
6
陈义勇,王伟,沈宗根,郁达.
蟹肉双酶复合水解工艺的研究[J]
.肉类研究,2006,20(8):29-32.
被引量:4
7
陈义勇,王伟,沈宗根,郁达.
芝麻蛋白水解工艺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9):17-20.
被引量:17
8
陈义勇,王伟,沈宗根,郁达.
罗非鱼下脚料水解工艺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4):136-138.
被引量:3
9
陈义勇,王伟,沈宗根,郁达.
蟹肉双酶复合水解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6,31(12):70-73.
被引量:3
10
彭祚登,何宝华.
林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途径、问题与前景分析[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B12):276-28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70
1
陈胜男,谷洁,高华,秦清军,张社奇,孙利宁,甄丽莎,陈强龙.
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秸秆和尿素静态堆腐过程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198-201.
被引量:13
2
林长松.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及其意义分析[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4-9.
3
姚晓光.
苏州市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及实施保障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6):143-146.
被引量:2
4
闫会玲,程智慧,孟焕文,徐文俊,贾荣,薛跳.
不同微生物菌剂及牛粪对麦糠发酵的作用[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881-885.
被引量:4
5
李敏,王海星.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措施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1):37-39.
被引量:19
6
高雪景,任学勇,司慧,张琪,常建民.
北京地区生物质能利用工程现状及政策建议[J]
.现代化工,2011,31(S1):8-11.
7
田宜水,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孙丽英.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经济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1):1-5.
被引量:26
8
张红玉.
厨余垃圾、猪粪和秸秆联合堆肥的腐熟度评价[J]
.环境工程,2013,31(S1):470-474.
被引量:7
9
黄浩,雷廷宙,胡建军,张全国.
农作物秸秆细胞壁成分对其干燥过程的影响[J]
.河南科学,2005,23(2):221-223.
被引量:10
10
李淑英,周丽霞,董丽.
基质腐熟处理前后对百合生长发育及切花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92-20595.
被引量:7
1
张承龙.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前景[J]
.新疆环境保护,2002,24(1):22-25.
被引量:15
2
张承龙.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前景[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20(2):14-16.
被引量:29
3
张栋.
城市污泥综合利用分析探讨[J]
.科技与生活,2010(19):129-129.
4
杨文志,马彪,李祥惠,张建华.
垃圾污染与“绿色设计”[J]
.环境科学与管理,1996,27(3):12-13.
5
魏秀兰,朱庆林.
滨海电厂温排水的综合利用[J]
.海洋湖沼通报,2017(1):52-56.
被引量:1
6
肖娅珩.
浅析煤矸石的环境影响及其综合利用方式[J]
.环境与生活,2014,0(4X):29-29.
7
王忆娟.
植物纤维性农业废弃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3,30(9):5-7.
被引量:10
8
刘磊.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方式[J]
.山西建筑,2010,36(22):215-216.
被引量:6
9
李建卫.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综合利用方式[J]
.科技风,2008(6):25-25.
10
单臣玉,闫吉春,崔耀东,柳杨.
宁夏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特性及综合利用方式的研究[J]
.宁夏工程技术,2016,15(3):285-288.
被引量:2
环境保护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