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26
出处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2,共7页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参考文献8
1 关志雄,郎平.亚洲告别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J] .国际经济评论,2000(2):10-12. 被引量:36
2 麦金农和大也健一(1999).《美元与日元》,上海远东出版社.中译本.
3 秦朵.过度负债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韩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J] .世界经济,2000,23(5):9-18. 被引量:10
4 秦朵.外贸与金融传染效应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韩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J] .世界经济,2000,23(8):8-18. 被引量:18
5 Aral, Koiciro. 2000. "Framework for Regional Monetary Stabilization in East Asia", presented at the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Prospect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 Tokyo.
6 Lewis, Jeffrey. 1999. "Asian vs. Intemational: Structuring an Asian Monetary Fund", Harvard Asia Quarterly, Vol Ⅲ,No. 4.
7 Mundell, Robert. 2000. "Currency Areas, Exchange Rate Systems an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form" Paper delivered at Universidad del CEMA, Buenos Aires, Argentina, on April 17, 2000.
8 Mundell, Robert. 1961. "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1, September,pp. 657 - 665.
二级参考文献12
1 蒙柳.“一带一路”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启示作用[J] .贵图学苑,2020(3):52-54. 被引量:2
2 Duo Qin,Alf Vanags. Modelling the inflation proces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Poland, Hungary and Czech Republic[J] 1996,Economics of Planning(3):147~168
3 秦朵.过度负债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韩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J] .世界经济,2000,23(5):9-18. 被引量:10
4 张汉平.丝绸之路共建中图书馆的使命与机遇[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8):30-32. 被引量:13
5 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 .图书馆杂志,2016,35(6):4-9. 被引量:321
6 严丹,马吟雪.“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的建设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7(12):40-47. 被引量:32
7 关志英.“一带一路”时代周边国家文献资源体系化建设的机制体制创新[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4):40-45. 被引量:34
8 李晓英,王冬冬,白海龙.“一带一路”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智库功能开发利用研究[J] .图书情报导刊,2019,4(7):18-23. 被引量:4
9 孙萍,李晋瑞.“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留学生信息服务的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1):53-57. 被引量:9
10 吴绮云.“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提升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2):17-21.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55
1 谢罗奇,黄明华.东亚区域汇率协调:理论与现实选择——兼论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中国的效应分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4):16-19.
2 吴美娇.东南亚地区金融合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J] .财经科学,2003(S1):322-325.
3 何慧刚.建立东亚固定汇率区的成本和收益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12):43-45. 被引量:1
4 王学真,李平.东亚地区货币汇率波动的互动性分析[J] .当代亚太,2004(7):16-23. 被引量:1
5 尹建设,庄后响.浅谈东亚金融合作[J] .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8):96-97.
6 安辉.现代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及实证分析——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J] .财经问题研究,2004(8):45-48. 被引量:23
7 何慧刚.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模式选择与中国的作为[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19(4):34-38. 被引量:3
8 张家寿.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广西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中国—东盟地域金融合作研究之二[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89-92. 被引量:1
9 何慧刚.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兼论中国在东亚汇率协调机制中的作为[J] .社会科学,2004(11):33-39. 被引量:9
10 刘励勤.亚洲统一货币的必要性和可能形式[J] .探索,2002(5):62-66.
同被引文献748
1 谭庆华.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再考察:一个基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文汇,2002(5):59-69. 被引量:20
2 汪同三,郭金龙.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有多远?[J] .银行家,2002(3):68-74. 被引量:3
3 章奇.中国与亚洲金融合作中的政治经济学[J] .战略与管理,2004(4):58-69. 被引量:1
4 陈伟恕.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总体视野——一种以实践为主的研究纲要[J] .国际观察,2009(2):8-13. 被引量:39
5 刘小坤.亚洲债券基金及其最新进展[J] .亚太经济,2004(4):2-5. 被引量:4
6 郑先武.安全区域主义:建构主义者解析[J] .国际论坛,2004,6(4):44-50. 被引量:6
7 马骏.人民币离岸市场与资本项目开放[J] .金融发展评论,2012(4):1-41. 被引量:34
8 俞可平.国家利益与政府行为[J] .社会科学,1992(2):32-35. 被引量:10
9 武为群.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J] .东南亚研究,1984(2):72-83. 被引量:2
10 李石生.国家利益、阶级和益与全人类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问题[J] .国际政治研究,1989,10(1):10-1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26
1 白玮炜.东亚建立区域性救援机制的必要性[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
2 刁慕蓉,程永锋.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前景研究[J] .亚太经济,2004(S1):9-11. 被引量:7
3 吴美娇.东南亚地区金融合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J] .财经科学,2003(S1):322-325.
4 刘小坤.亚洲债券基金及其最新进展[J] .亚太经济,2004(4):2-5. 被引量:4
5 吴芹.浅议亚洲金融合作[J] .开发研究,2009(S1):26-27.
6 李江涛.试析汇率制度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互动[J] .消费导刊,2009,0(15):58-60.
7 何慧刚.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兼论中国在东亚汇率协调机制中的作为[J] .社会科学,2004(11):33-39. 被引量:9
8 何静.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可行性分析[J] .经济前沿,2004(12):38-40.
9 丁志杰.东亚区域货币联盟实践、前景与对策[J] .国际贸易问题,2005(1):70-73. 被引量:5
10 何帆,覃东海.东亚建立货币联盟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 .世界经济,2005,28(1):3-16. 被引量:38
二级引证文献472
1 陈宇洋.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区域贸易合作中的实践探讨[J] .时代金融,2020(20):2-3. 被引量:1
2 赵瑞娟,李晓黎.中国-东盟差异化金融合作方式——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23(2):81-88. 被引量:1
3 夏妍.亚洲货币合作论[J] .广东经济,2017,0(6X):87-88.
4 薛林.中国东盟货币合作法律机制初探[J] .学术论坛,2008,31(4):167-173. 被引量:5
5 白玮炜.东亚建立区域性救援机制的必要性[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
6 刁慕蓉,程永锋.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前景研究[J] .亚太经济,2004(S1):9-11. 被引量:7
7 廖晴飞.论建立东亚货币区及其主导货币的选择[J] .亚太经济,2004(S1):2-5. 被引量:2
8 邓练.东亚地区汇率制度的选择[J] .亚太经济,2004(S1):12-15. 被引量:2
9 朱仁友.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3):94-98. 被引量:4
10 何慧刚.建立东亚固定汇率区的成本和收益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12):43-45. 被引量:1
1 余永定.亚洲金融合作的发展前景[J] .金融博览,2002(5):55-55.
2 何怡萍.新形势下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景[J] .商场现代化,2008(36):348-348.
3 李朴民,李云林,吴越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J] .中国投资(中英文),1999(9):22-23.
4 王为宁.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综述[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6):63-64. 被引量:2
5 马金华,王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1):16-22. 被引量:12
6 宗良,王家强.人民币国际化:全球最新进展及伦敦的角色[J] .当代金融家,2013(9):142-144.
7 德西尔吉.欧元的最新进展及全球影响[J] .国际金融研究,1998(11):6-7. 被引量:1
8 曾培炎.开放的亚洲,开放的金融[J] .博鳌观察,2013(1):24-25.
9 王元龙,田野.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金融合作的战略分析[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4):37-43.
10 魏铭.“国际金融机制改革与亚洲”国际研讨会在北大召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6):134-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