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力、辐射源和生力军,应该而且必须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指出我国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介绍了国外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作者
姚利民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湖南省教委立项资助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湘教通[1977]175号)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
高校
科研工作
科技成果转化
高新技术产业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孙仪政,张辉鹏.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比较[J]
.中国科技论坛,1998(2):29-32.
被引量:12
2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韦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全面推进高校技术创新工作[J]
.中国高等教育,2000(3):3-7.
被引量:14
4
贺东山.
试论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100-1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6
1
郭海燕.
完善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S1):159-161.
被引量:2
2
李宁宁.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比较研究[J]
.学海,1999(4):82-87.
被引量:10
3
张纶,李其圣.
构建面向知识经济高校图书馆创新体系的思考[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3):85-87.
被引量:3
4
陈真.
高校如何加强科研制度与运行方式的改革创新[J]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6):110-111.
5
谢旻荻.
法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4):24-26.
被引量:6
6
康翠萍.
“学位贬值”: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J]
.辽宁教育研究,2005(8):62-65.
被引量:2
7
黄智慧.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中的教学实践探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3):167-168.
被引量:16
8
王涛.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刍议[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2):85-87.
被引量:1
9
李远贵.
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9-12.
10
韩霞,李小宁.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77-8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7
1
杨忠泰.
一般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与模式[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24-127.
被引量:13
2
徐盈之,金乃丽.
高校官产学合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
.科研管理,2010,31(1):147-152.
被引量:36
3
李志永.
日本官产学合作中的角色定位探析[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4):59-62.
被引量:6
4
王玲.
日本产学官合作现状及成功要素分析[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3,28(3):34-37.
被引量:5
5
丁巨涛.
我国“产学”合作技术创新探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2,21(2):1-2.
被引量:13
6
秦旭,陈士俊.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行为研究[J]
.软科学,2002,16(2):57-61.
被引量:23
7
许悦雷.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结构与活动效率分析[J]
.日本研究,2015(4):50-5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许悦雷.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中日两国的比较分析[J]
.日本研究,2017(1):27-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许悦雷.
中日两国产学合作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J]
.日本研究,2019,0(3):31-38.
被引量:4
1
陈清龙.
积极推动高校参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J]
.中国科技产业,1992(6):12-13.
2
傅强.
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新农村,2008(1):4-4.
3
马建军.
破解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兼论高等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J]
.新西部(理论版),2011(5):67-67.
4
王学剑,叶春辉,王新娥.
高校参与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智力扶贫的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5):204-206.
被引量:1
5
邓立强.
浅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
.中国科技信息,2007(24):176-177.
被引量:2
6
霍翠玲,齐玉斌,马静.
秦皇岛市高校参与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应用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2016(8):37-37.
7
陈安国,周立,何建坤.
加快技术转移 实现共同发展——清华大学向西部地区转移技术的案例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7):60-62.
被引量:2
8
苏金福.
需求视角下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路径探讨[J]
.武夷学院学报,2009,28(6):94-98.
被引量:2
9
姜富明.
高校参与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对策[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4):85-89.
10
朱兆斌,李建清,郑建勇.
探索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模式[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2):13-16.
被引量:5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