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软科学技术分支的情报学:情报学理论建设的另一种思路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61
-
1邵元溥.关于思维学和情报学的思考[J].天津师大学报,1986,6(1):45-48. 被引量:2
-
2钱学森.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3,6(6):3-10. 被引量:38
-
3张帆.信息组织学科群整合与信息组织学创建[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7):37-40. 被引量:6
-
4梁战平.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历史性贡献[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4):341-342. 被引量:21
-
5缪其浩.科技情报研究:挑战和对策[J].情报学报,1993,12(1):69-71. 被引量:3
-
6李思一.为决策服务的信息分析研究[J].情报学报,1994,13(4):253-261. 被引量:11
-
7陈忆金.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信息哲学[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8):55-58. 被引量:21
-
8叶鹰,陈潇肖,胡蒙蒙.新兴信息技术导向下的情报学发展走向[J].图书情报知识,2006,23(3):59-64. 被引量:2
-
9刘锦源.知识方程与情报决策[J].情报杂志,2006,25(5):105-108. 被引量:4
-
10吕斌,李国秋.整合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研究,实现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8):82-86.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肖勇.论基于“三大研究范式”之上的当代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与学科群体系构建[J].情报学报,2017,36(9):894-907. 被引量:18
-
2李阳,孙建军.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本土演进:理论命题与话语建构[J].情报学报,2018,37(6):631-641. 被引量:34
-
3余波,郭蕾,温亮明,张妍妍,李洋.近20年我国情报学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分析——以《情报学进展》载文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1):127-139. 被引量:5
-
4孙建军,李阳.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智慧”发展的几个问题[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9,9(1):4-8. 被引量:29
-
5周群,化柏林.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科技决策需求主题识别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3):107-113. 被引量:23
-
6张庆芝,李广建.情报学体系架构初探[J].图书情报研究,2020,13(1):5-13. 被引量:7
-
7杨建林.关于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思考[J].情报学报,2020,39(2):125-134. 被引量:24
-
8商瀑.安全情报学怎样研究大数据[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5):58-64. 被引量:1
-
9彭知辉.开放情报学论略:关于中国情报学建设的探讨[J].公安学研究,2020,3(4):18-34. 被引量:4
-
10刘细文.情报学范式变革与数据驱动型情报工作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4-11. 被引量:41
-
1王崇德.勇于探索 日臻成熟——纪念《情报科学》创刊五周年[J].情报科学,1985,6(1):6-9. 被引量:1
-
2李志生.情报结构与情报学[J].情报杂志,1986,5(2):21-23.
-
3符福峘.当代情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情报科学,2002,20(10):1009-1012. 被引量:9
-
4吴景素.对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6):826-827. 被引量:1
-
5周辉.对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的思考[J].电力档案,2004(3):53-55.
-
6孙绍荣.论试验方法在情报学理论建设中的作用──美国的相关性试验的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9,12(2):9-10. 被引量:3
-
7黄海燕.情报学方法论的思考[J].情报科学,1986,7(4):58-61. 被引量:3
-
8陈江红.浅谈企业如何挖掘专利和进行专利布局[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5(5):00020-00021.
-
9张晓娇,蒋浩.轧辊加热专利技术综述[J].化工管理,2015(20):183-183. 被引量:1
-
10王琳.基于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的情报学理论研究论要[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4):6-11.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