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确定LRC电路谐振频率新方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 LRC串联电路为例 ,引入示波器监测回路中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 ,从荧光屏图象的变化来判断电路是否处于谐振状态。
作者
曹冬梅
杨东风
机构地区
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系
延安大学计算中心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0-50,63,共2页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LRC串联电路
谐振状态
谐振频率
信号源端电压
电位
示波器
分类号
O441.4 [理学—电磁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杨述武.普通物理实验(二、电磁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05-305.
同被引文献
22
1
沙涛,孙建红,杭建军.
“电路”课程中谐振电路的一种教学方法[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2):234-235.
被引量:1
2
杨述武,赵立竹.普通物理实验(电磁学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0-238.
3
彭芳林.
浅谈测量仪器在系统中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27(5):75-77.
被引量:7
4
王慧,刘正士,徐亮,陆益民.
一种测试高分辨率ADC有效位数的新方法[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6):57-62.
被引量:5
5
朱华光,朱玮玮.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1):199-202.
被引量:32
6
吴凌燕.
Multisim10在单片机仿真中的应用[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30(3):67-70.
被引量:15
7
万秋华.
莫尔条纹动态细分误差的傅里叶分析评估方法[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2,26(6):548-552.
被引量:12
8
刘彬,钟明琛.
直流电子负载基本工作模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
.电子测量技术,2012,35(8):42-45.
被引量:14
9
陈振林,许晔.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高精度温度测量[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0,14(3):9-12.
被引量:13
10
赵平华,贺晓华.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2012,25(6):69-72.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3
1
刘竹琴.
LRC串联谐振电路中Q与R关系的实验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2014,37(4):9-11.
被引量:8
2
贺向向,刘艳峰.
LR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与电容和电感关系的实验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2018,31(4):5-8.
被引量:3
3
王韦刚,张云伟,田龙彬.
一种谐振频率的简便求解与测量[J]
.电子测量技术,2019,42(23):25-2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柴黎,孙阳.
RLC谐振电路的教学方法研究[J]
.电子技术(上海),2020,49(11):21-23.
被引量:4
2
林君,王琳,杨宇,符磊,尚新磊.
核磁共振接收线圈谐振优化分析与标定[J]
.仪器仪表学报,2015,36(1):17-25.
被引量:6
3
王博,董威.
高频无极灯谐振电路的建模和仿真分析[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5,34(5):27-30.
被引量:2
4
辛文辉,曹忠鲁,辛亚娟,李仕春,宋跃辉.
植入式医学装置电场耦合式电能传输新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2015,36(8):1816-1821.
被引量:11
5
周宦银,沈庭云,文其林,李丽蓉,谢艳辉,曹剑锋.
RLC串联电路谐振频率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1):74-77.
被引量:4
6
魏良淑,刘桂玲,卢礼萍,蒋夕平.
RLC串联谐振实验中电源内阻的影响及实验方法探讨[J]
.大学物理实验,2017,30(1):32-36.
被引量:6
7
李强,武靖博,李跃,曹妍,满其奎,林新华.
电流参数对基波正交磁通门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8(6):105-108.
被引量:3
8
彭雪城.
LRC串联谐振实验操作的简化[J]
.大学物理实验,2020,33(2):66-68.
9
曹新敏,晏勇.
基于单片机的RLC电抗参数测试系统设计与应用[J]
.电子产品世界,2021,28(6):98-102.
被引量:4
10
薛龙辉,秦会斌,华咏竹.
基于FDC2214纸张数量测量系统设计[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21,40(6):95-97.
被引量:3
1
吴怀志,杨贞标.
Distributed Qutrit-Qutrit Entanglement through Laser-Driven Resonant Interaction[J]
.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14,31(2):62-65.
2
张连顺.
RC、RL、LRC电路中能量损失与R的关系[J]
.德州师专学报,1997,13(2):24-25.
被引量:1
3
李晓伟,侯杰.
“用示波器观察和拍摄LRC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实验方法的改进[J]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7,13(4):59-61.
4
钱华峰,王其申.
LRC电路系统的对称性与守恒量[J]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6):57-61.
被引量:1
5
王红晨.
基于LabVIEW的“LR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1):97-99.
被引量:4
6
李景琴.
L·RC混联交流电路分析方法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4):3-4.
7
张海岛,贺西平.
夹角型纵振变幅杆的有限元设计[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1):39-42.
被引量:4
8
CAOLi-gang,MAZhong-yu.
Effect of Resonant Continuum on Pairing Correlations in the Relativistic Approach[J]
.Annual Report of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2003(1):21-22.
9
李平,张亚非.
磁场加载方式对磁电器件磁电效应影响的研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B11):34-36.
10
丁永文,杜木,郝景英.
用函数记录仪描绘LRC电路暂态过程[J]
.物理实验,1992,12(6):253-254.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