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钢轨打磨列车国产化研制的原则。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2001年第5期43-44,共2页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同被引文献17
-
1周清跃,田常海,张银花,刘丰收,陈朝阳,俞喆.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2,33(2):66-70. 被引量:102
-
2许永贤,曾树谷.客运专线钢轨打磨验收标准概述[J].铁道建筑,2006,46(6):62-65. 被引量:13
-
3王桂林,刘玉莹.固着磨料高速研磨工件表面硬化规律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9(9):95-97. 被引量:3
-
4王照,董庆年.砂轮的弹性模量及其对磨削性能的影响[J].磨料磨具与磨削,1990(1):34-37. 被引量:1
-
5金学松,杜星,郭俊,崔大宾.钢轨打磨技术研究进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45(1):1-11. 被引量:173
-
6崔大宾,李立,金学松,周亮节.铁路钢轨打磨目标型面研究[J].工程力学,2011,28(4):178-184. 被引量:33
-
7曹岩.我国高速铁路用钢轨打磨列车选型及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31(8):31-34. 被引量:13
-
8李海滨,唐松柏.GMC96B型钢轨打磨列车试验研究[J].铁道技术监督,2011,39(12):38-44. 被引量:12
-
9李海滨.GMC96B型钢轨打磨列车动力车的设计研究[J].内燃机车,2012(7):19-24. 被引量:6
-
10雷晓燕.钢轨打磨原理及其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00,17(1):28-33. 被引量:92
引证文献4
-
1贾怀珍,蔡永林,崔宁宁,李建勇,姚迪.钢轨打磨量的分析计算[J].中国铁路,2013(2):56-58. 被引量:8
-
2付青云,吴磊,王衡禹,郭俊,金学松,秦大勇,肖志杰.钢轨高速打磨试验台的切向磨削力修正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6,33(8):205-210. 被引量:3
-
3杨建昌,王建宏,朱红军,向鹏霖,黄干,周明翔.双动力48磨头钢轨打磨车研制[J].中国机械工程,2019,30(3):365-371. 被引量:4
-
4李端,李焕锋,刘鹏展.磨削压力及速度对钢轨被动打磨性能的影响[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20,40(2):5-1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刘月明,李建勇,蔡永林,聂蒙.钢轨打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铁道科学,2014,35(4):29-37. 被引量:88
-
2许孝堂,王衡禹,吴磊,陈弘,韩强,蓝朝逊.水介质对钢轨高速被动式打磨影响的试验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6,41(11):41-44. 被引量:5
-
3林强,张科元,韩永超,郭俊,王文健,刘启跃.基于MATLAB的60kg/m钢轨预打磨模式设计研究[J].铁道学报,2017,39(8):107-113. 被引量:4
-
4董华利.U75V在线热处理尖轨服役状态下廓形演化规律分析[J].中国铁路,2017(11):77-81. 被引量:2
-
5孙敬龙,陈沛,秦飞,安彤,宇慧平.硅晶圆磨削减薄工艺的磨削力模型[J].工程力学,2018,35(3):227-234. 被引量:2
-
6王振阳,周严.一种钢轨廓形打磨模式自动生成算法的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37(3):1-5. 被引量:1
-
7刘旭,郑树彬,叶华平,安小雪.基于Gocator视觉传感器的轨头参数计算[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26(4):285-288. 被引量:1
-
8何元勋,熊伶俐,贾骏豪.钢轨打磨最佳策略的制定研究[J].中国铁路,2019(10):45-49. 被引量:5
-
9李端,李焕锋,刘鹏展.磨削压力及速度对钢轨被动打磨性能的影响[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20,40(2):5-10. 被引量:2
-
10许玉德,吴琰超,余佳磊,毛文力.基于高频率测量数据的钢轨精确打磨方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20,37(3):10-1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