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17
Application of nano-rechnology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traditiona 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简要地综述了纳米科技及纳米药物的发展。阐明了纳米中药的提出、纳米中药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制备技术。
作者
徐辉碧
杨祥良
谢长生
杨亚江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关键词
纳米科技
纳米中药
中药研究
应用
分类号
R-39 [医药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17
同被引文献
928
引证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497
参考文献
20
1
张志Kun 崔作林.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
瞿文,陈庆华,朱宝泉.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32(9):424-429.
被引量:27
3
黎洪珊,赵京玲,魏树礼.
环孢菌素A聚乳酸纳米粒胶体的制备和大鼠的口服吸收[J]
.中国药学杂志,1999,34(8):532-536.
被引量:27
4
徐辉碧 杨祥良 等.雄黄抑制小鼠肉瘤S180的尺寸效应的初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8-289.
5
杨祥良,徐辉碧,吴继洲,谢长生.
基于纳米技术的中药基础问题研究[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28(12):104-105.
被引量:82
6
胡圣榆.中国制药工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医药情报,1995,1(5):270-277.
7
王建新,张志荣.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73-76.
被引量:62
8
张立德,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2001年,23页
9
徐辉碧,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288页
10
张志--,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2000年,46页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郁曾渭,谢旭一,陈金媛,潘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菌素口服液的含量[J]
.现代应用药学,1994,11(3):33-34.
被引量:2
2
张强,廖工铁,尹华熙.
庆大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的物理化学特性[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26(2):172-176.
被引量:3
3
梁玉 吴莱文.高效淮相色谱法测定全血环孢菌素A[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15:206-206.
4
张强,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26卷,172页
5
郁曾谓,现代应用药学,1994年,11卷,33页
6
梁玉,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年,15卷,206页
7
黎洪珊,华西药学杂志,1999年,14卷,2期,85页
8
Maia C S,Int J Pharm,2000年,196卷,2期,165页
9
Jenning V M,J Control Release,2000年,66卷,23期,115页
10
Yang S,Pharmacal Res,1999年,16卷,5期,751页
共引文献
217
1
岳志劲.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51-53.
被引量:1
2
李慧金,苑辉卿.
纳米技术在国内药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2,21(1):52-53.
被引量:1
3
林火妹.
中国客车:喜过友谊桥,策马越南路——写在中越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开通之后[J]
.运输经理世界,2005(7):42-44.
4
张三省.
农村客运站:类别选择和建设要求[J]
.运输经理世界,2005(7):72-73.
被引量:1
5
吴新建,林素英.
纳米材料及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2):36-39.
被引量:4
6
牛婷婷,张秀荣.
现代中药制剂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5):371-375.
被引量:7
7
田洁,逄秀娟,吴冬冬,余克富,马英杰,周俊.
顺铂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8(4):141-149.
被引量:6
8
韩静,唐星,巴德纯.
降香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J]
.中成药,2004,26(6):434-437.
被引量:3
9
段明华,王东凯,刘红,裴瑾.
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简介[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7):432-433.
被引量:1
10
胡瑜,陈浩凡.
用于胶体微粒给药系统的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国内研究近况[J]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3):135-138.
同被引文献
928
1
张璟璇,孙丙军,孙进.
纳米药物毒性效应机制和安全性评价[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3,40(2):240-247.
被引量:4
2
高明海.
纳米级粒径超微粒化通用装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997(1):47-43.
被引量:20
3
林峰.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8(7):9-12.
被引量:2
4
阎昭,赵国臣,焦建杰,赵文华,张瑾,缪玮,娄建石.
注射用纳米羟喜树碱与注射用羟喜树碱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比较[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2):108-112.
被引量:3
5
孙铭,杜智,孙洪范,方淑昌,周立波,毕海英,宋继昌.
胰岛素纳米粒子缓释制剂的实验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1,5(4):188-192.
被引量:3
6
刘建春,徐爱风,辛存寿,赵果毅,董立.
烧烫酊对家兔深Ⅱ度烧伤后创面愈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1):14-16.
被引量:4
7
林梅,裴军昌,张东生,叶军.
雄黄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3):1-4.
被引量:19
8
王正荣,方治平,王跃琦.
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口服剂型的研究进展[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1,23(2):63-65.
被引量:2
9
杨云霞,包旭,包定元,朱玲,徐慧君.
米托蒽醌毫微球动物急性毒性研究[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1,23(2):78-80.
被引量:2
10
何欣,赵兴华,欧阳五庆.
雷公藤多苷纳米乳体外肝肾的细胞毒性[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0,24(6):494-49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17
1
张晓伟.
制备丹参酮IIA脂质体的方法比较[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5):28-29.
被引量:1
2
岳志劲.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51-53.
被引量:1
3
李慧金,苑辉卿.
纳米技术在国内药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2,21(1):52-53.
被引量:1
4
林火妹.
中国客车:喜过友谊桥,策马越南路——写在中越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开通之后[J]
.运输经理世界,2005(7):42-44.
5
李春萌,盖国胜,何希辉,邢东明.
粉体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J]
.中国粉体技术,2004,10(3):48-50.
被引量:8
6
李秀凤,殷辉安,唐明林,安连英.
纳米中药研究进展[J]
.中医药通报,2004,3(5):53-56.
被引量:5
7
马国,邓盛齐.
纳米技术在药学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25(5):233-237.
被引量:12
8
刘彩兵,盛勇,涂铭旌.
三七的超细化及纳米化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9(11):21-24.
被引量:10
9
孙芸,诸勇健.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
.新疆中医药,2005,23(1):43-44.
10
徐洪顺.
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纳米科技[J]
.浙江化工,2004,35(12):23-26.
二级引证文献
497
1
孙宇婷,徐焕华,聂窈,王宇光,马增春,周维,谭洪玲,高月.
雄黄及三氧化二砷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初步探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142-148.
被引量:17
2
裴可,齐元富,李运伦,李慧杰,武继彪.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790-5792.
被引量:3
3
胡雅茹,任伟宏,刘朝阳,李文博,王炜.
细胞外囊泡在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53):71-73.
4
周红玲,陈建海,艾秀娟,杨西晓,西娜,蒋青锋.
微射流法制备注射用丝裂霉素纳米粒及其溶血试验研究[J]
.中国药房,2007,18(13):976-978.
被引量:2
5
谢巧根,储卫华.
纳米技术在动物科技中的应用[J]
.畜牧与兽医,2006,38(12):56-58.
被引量:2
6
陈桐楷,李园,林华庆.
固体脂质纳米粒给药新载体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7-10.
被引量:3
7
朱明星,朱宏.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中的应用[J]
.江苏化工,2006,25(18):13-15.
被引量:1
8
张华,王静.
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
.生物信息学,2004,2(3):43-48.
被引量:15
9
孙成林,连钦明,王清发.
2004年中国粉体工业现状[J]
.金属矿山,2005,34(z2):107-119.
10
齐振华,万树青,郑小玲,张森泉,徐春玲,谢辉.
黄皮酰胺纳米微乳剂的制备和特性及其对爪哇根结线虫杀线活性的测定[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9):95-102.
被引量:2
1
吉同林.
纳米中药[J]
.家庭中医药,2001,8(4):55-55.
2
全从娟,傅正义,马培燕,苏艳丽.
纳米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21(4):582-585.
被引量:7
3
张鹏,王鹏,沈忆新.
纳米科技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4):380-382.
4
孙昌林.
武汉开发“纳米中药”[J]
.家庭中医药,2001,8(3):10-10.
5
董洪涛.
纳米中医药及其发展战略[J]
.北京中医,2003,22(1):14-15.
6
奇货.
纳米中药:进入临床[J]
.中国科技信息,2002(5):4-7.
7
石焱,罗佳波,袭荣刚,杨晓波.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2):65-67.
被引量:4
8
董玉,马强,那生桑,李霞,李树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冬葵果中咖啡酸的含量[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2):117-119.
被引量:10
9
赵乐.
一个纳米研究所的“中药”之役[J]
.新经济导刊,2002(18):26-28.
10
胡铭,翟延君,刘洋.
纳米中药技术的应用与前景评析[J]
.中医药学刊,2002,20(2):163-163.
被引量:7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