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庆阳师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探索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 通过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自信量表、自尊调查表以及自我效能问卷 ,对 1 73名师专二年级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有 32 .37%的大学生在心理卫生症状上表现出中度以上的自觉痛苦水平 ;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其心理健康各组成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作者
答会明
机构地区
甘肃省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25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心理测定学
学生
心理卫生
分类号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86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参考文献
4
1
耿耀国.
体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有关因素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86-286.
被引量:19
2
钱铭怡,肖广兰.
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1998,21(6):553-555.
被引量:243
3
张文新,林崇德.
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
.心理科学,1998,21(6):489-493.
被引量:152
4
王秋英.
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76-277.
被引量:12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文新.
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3):46-51.
被引量:104
2
陈永胜.
348名初二学生一般性焦虑的测量[J]
.心理科学通讯,1990,13(3):61-62.
被引量:13
3
吕静芬.
神经症患者与正常人 EPQ 测试结果分析[J]
.心理科学通讯,1989,12(4):54-56.
被引量:3
4
钱铭怡,夏国华.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58-59.
被引量:292
5
赵虎,于治淼,杜友忠.
亲子关系及父母性格对子女个性形成影响的探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62-64.
被引量:65
6
张文新.
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1997,20(6):504-508.
被引量:118
7
武桂英,张国栋,蒉翊红,沈文雅,钮鹰.
不同家庭环境对儿童智力和行为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5):212-215.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486
1
张畅真,吴文峰.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欺凌——反刍思维与抑郁的链式中介效应[J]
.心理月刊,2024(4):55-59.
被引量:1
2
彭震宇,邓稳根,袁晓琳.
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效应[J]
.心理月刊,2023(3):42-46.
3
彭程缘,杨晟宇.
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以共情、自我效能为中介[J]
.心理月刊,2023(3):25-27.
被引量:3
4
杨英华.
高职学生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浅析[J]
.心理月刊,2019,0(22):22-23.
被引量:1
5
朱亚琪.
教养方式、自尊对问题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影响[J]
.现代交际,2020(20):179-181.
被引量:3
6
雷波.
大学新生自尊、自信、自我效能与羞耻感的相关调查[J]
.新疆医学,2023,53(9):1115-1117.
7
伍艳,杨春.
大学生心理弹性对抑郁的影响: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山东青年,2019,0(10):130-132.
8
江琴娣.
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04(7):39-42.
被引量:12
9
杨本元,杨洪猛,马雁琳,李如良.
大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S1):104-105.
被引量:9
10
张光市.
文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自尊水平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3):2145-214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9
1
魏昌武,陈永进,陈和平.
自尊与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49-50.
被引量:3
2
张军.
高海拔地区大学生自尊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78-5779.
被引量:9
3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
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44-148.
被引量:88
4
陈瑜,张小远,肖蓉,马海鹰.
军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和回归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28-30.
被引量:12
5
张向葵,田录梅.
自尊对失败后抑郁、焦虑反应的缓冲效应[J]
.心理学报,2005,37(2):240-245.
被引量:94
6
陈瑜,张小远.
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29-531.
被引量:15
7
郑建盛,杨丽全,李钟峰,薛新力,林志萍.
实习前护理专科学生自尊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3):261-263.
被引量:7
8
韦克平.
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发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1):96-99.
被引量:11
9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02-209.
10
曾蓉,姜辉,蒙衡,吴汉荣.
低年级医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7,20(5):53-55.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答会明,米珍,贾志宏,李晓红,卜鹏翠.
高师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7):132-133.
被引量:2
2
高爽,张向葵,徐晓林.
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元分析——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J]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499-1507.
被引量:105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张红玲.
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研究[J]
.作家天地,2019,0(22):89-89.
被引量:5
2
李娜,梁馨元.
相倚性自尊与拒绝敏感性的关系[J]
.心理月刊,2024(18):48-50.
3
李香峄,张娜,石晶.
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3(22):97-100.
被引量:3
4
陈玉霞.
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幼师生抑郁情绪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2(10):110-112.
5
梁倩蓉,邢依成,林彬.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建议[J]
.心理月刊,2022(10):39-46.
被引量:1
6
袁雪娇,武静,刘希凌.
团体正念减压技术在精神科护士主观幸福感及睡眠质量中的干预性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1(24):18-20.
被引量:5
7
牛凯宁,李梅,张向葵.
青少年友谊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项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407-418.
被引量:16
8
刘芳芳,韩春磊,谭春波.
取悦强迫症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0):157-159.
被引量:2
9
马德珍,江翠娟,李军.
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6):653-655.
被引量:2
10
王甲娜,常颖,付家亮,王烈.
沈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424-1425.
被引量:14
1
吴松年,诸宗缘.
蚌埠市中学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56-856.
2
任其平.
高等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54-255.
被引量:1
3
王淑燕,申鲁军.
高校心理辅导现状分析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8(6):189-189.
被引量:6
4
黄丽珊.
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J]
.四川心理科学,2002(1):4-7.
5
张道祥.
高校中的心理辅导[J]
.滨州师专学报,2002,18(3):70-72.
被引量:3
6
杨莉莉,张道明.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探析[J]
.学园,2011(9):26-27.
7
李善英.
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心理辅导课程建设的启示[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5):36-37.
8
那崇坤,周开碧.
贵阳市护理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29(1):80-80.
9
答会明,李梦月.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385-387.
被引量:41
10
聂武莲.
论高校心理辅导和政治辅导的关系[J]
.青年与社会,2013(11):137-138.
中国学校卫生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