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与计量模式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和计量模式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对国内外构建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评价。
作者
李世聪
机构地区
长沙交通学院
出处
《会计之友》
2001年第6期9-10,共2页
Friends of Accounting
关键词
人力资源价值
计量理论
计量模式
评价
分类号
F275.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0
1
钱珏.
对人力资源会计确认问题的探讨[J]
.财会月刊(合订本),2001(18):18-19.
被引量:6
2
刘金花.
浅议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会计之友,2004(8):12-13.
被引量:4
3
陈壮文.
对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
.南方金属,2005(4):1-3.
被引量:3
4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83
5
何予平.
早期企业家理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4):60-65.
被引量:7
6
[1]Wayne J. Morse. A No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ssetCapital[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73, (7) :589 - 593.
7
[2]E. Flamholtz. A Model roe Human Resource Valuation-A Stochastic Process With Service Rewards[J]. The Accountlng Review, 1971, (4):255.
8
[3]B. Lev and A. Schwartz. On the Use of the Economic Concept of Human Capital in Financial Statements[J]. The Accountlng Review, 1971,(1):155- 107.
9
Bake G.Jensen M.and Murphy K.Compesation and incentive:Practice VS.Theroy [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8,43(3):P593-616.
10
Eric.G.Flamholtz.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M].Jossey-Bass Inc.Publishers,1985.
引证文献
10
1
党夏宁,杨海峰.
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本价值确定及其内在关系[J]
.中国管理科学,2003,11(z1):279-283.
被引量:1
2
邱丘,兰玉杰.
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修正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11):17-20.
被引量:3
3
常小梅.
论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的分离[J]
.经济师,2006(4):214-214.
被引量:1
4
杨保利,黄俊诚.
人力资本的企业剩余索取权的计量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10Z):280-280.
被引量:1
5
李昊,邱丘.
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测度:一个修正模型[J]
.生产力研究,2007(4):106-108.
被引量:2
6
骆正清,毛永贤.
一种改进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J]
.价值工程,2007,26(12):58-60.
被引量:3
7
郑芸.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5):129-130.
8
徐汉峰,徐达.
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与应用——兼论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0(1):74-79.
9
刘平良.
基于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会计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8(5X):119-121.
10
周国强,戴昌钧.
对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模型的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4,7(2):51-55.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柏培文,孟宪忠.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方法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178-180.
被引量:2
2
张聪霞,王力维.
对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06(2):55-57.
被引量:1
3
颜洪平,王贤彬.
研发人员薪酬机制:能力甄别与努力程度激励[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1):97-100.
4
郭丹.
从人力资本产权视角试论人力资本激励[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78-81.
被引量:8
5
张古鹏,姜学民,任龙.
国内人力资本定量研究综述[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6(1):84-88.
6
张古鹏,姜学民,任龙.
人力资本模型综述——基于国内学者的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124-128.
被引量:6
7
兰玉杰,孙海燕.
企业家人力资本计量及其参与分配的研究综述[J]
.财贸研究,2007,18(4):119-126.
被引量:6
8
文孟婵,庞碧霞.
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构建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11S):278-279.
9
顾琴轩,石金涛.
员工股权激励:一项反思性的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2007,19(10):30-36.
被引量:1
10
刘茂松,左宏.
基于现代公司治理的企业家经营占有制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2007(7):88-95.
1
牟丽君,潘宇锋.
浅论人力资源会计[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8):71-71.
2
杜兴强.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J]
.会计研究,1997(12):10-13.
被引量:115
3
李世聪.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与计量模式的评价研究[J]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1,17(3):69-73.
被引量:2
4
陈绍君.
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NAA)[J]
.财会通讯(上),1992(8):56-57.
5
田明.
八十年代管理会计的研究课题[J]
.会计研究,1981(1):26-26.
6
李世聪.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与模式的新思路和方法[J]
.人才瞭望,2004(4):7-8.
7
陈华,张倩.
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问题研究[J]
.财政监督,2008(22):9-11.
被引量:3
8
王晨阳.
浅析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及选择[J]
.魅力中国,2009,0(27):17-18.
被引量:2
9
汪萍,赵刚,等.
会计基础理论对审计结果的影响[J]
.中国内部审计,2003(2):37-38.
10
翁斌.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08(15):127-127.
被引量:2
会计之友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