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植物创伤诱导的挥发物及其信号功能
被引量:
17
Plant Wound-Induced Volatiles and Their Signal Fun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物在受到动物或病原侵害时 ,会释放特异的挥发物作为信号 ,这些信号分子是植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植物创伤诱导挥发物的种类、诱导因子及生理作用等的研究进展 。
作者
平立岩
沈应柏
等
机构地区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6-172,共7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9870 6 42 )资助项目
关键词
气体信号
创伤诱导挥发物
间接防御
植物通讯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1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99
参考文献
7
1
Wang C X,Plant Mol Biol,1999年,40卷,783页
2
Chao W S,Plant Physiol,1999年,120卷,979页
3
Hoffman T,Plant Physiol,1999年,119卷,935页
4
Du Y J,J Chem Ecol,1998年,24卷,1355页
5
De Moraes C M,Nature,1998年,393卷,570页
6
Turlings T C J,Science,1990年,250卷,1251页
7
Tong C B,Plant Physiol,1986年,81卷,929页
同被引文献
231
1
吴春燕,何启伟,宋廷宇,邓永林,王翠花,徐文玲,牟晋华.
大白菜风味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食品科学,2009,30(4):145-148.
被引量:19
2
陈卓全,王勇进,魏孝义,陆宏芳,文军,彭少麟,刘军.
植物挥发性气体与人类的健康安全[J]
.生态环境,2004,13(3):385-389.
被引量:18
3
金飚,何小弟.
扬州琼花及其在城市林业中的应用[J]
.中国城市林业,2004,2(6):56-59.
被引量:7
4
王育鹏,刘登义,李征,汤海峰,王广林.
自然植物种群中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J]
.生态学杂志,2005,24(2):190-194.
被引量:5
5
何培青,柳春燕,郝林华,陈靠山,李光友.
植物挥发性物质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105-110.
被引量:42
6
燕嗣皇,吴石平,陆德清,陈小均.
木霉生防菌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与互作[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1):40-46.
被引量:34
7
董汉松,孙爱香.
根瘤菌、根癌土壤杆菌与寄主植物相互识别的机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5(3):367-373.
被引量:1
8
赵玲,胡增辉,赵风君,张可文,陈学英,沈应柏.
水杨酸甲酯诱抗黑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1):75-78.
被引量:17
9
徐康,夏宜平,徐碧玉,林田,杨霞.
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茶梅‘小玫瑰’的抗寒性[J]
.园艺学报,2005,32(1):148-150.
被引量:99
10
何培青,张鹏英,陈靠山,李光友.
番茄几种挥发性组分对番茄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J]
.云南植物研究,2005,27(3):315-32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7
1
何培青,柳春燕,郝林华,陈靠山,李光友.
植物挥发性物质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105-110.
被引量:42
2
高海波,沈应柏.
复叶槭机械损伤后不同时间挥发物释放规律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299-301.
被引量:2
3
高海波,沈应柏.
植物株间报警信号的传递[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1):60-63.
被引量:3
4
沈应柏,高海波.
植株间伤害信息的传递:信号分子及感受机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1):92-96.
被引量:8
5
高海波,张玉翠,沈应柏.
虫害诱导的植物体内的信号事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3):87-90.
被引量:3
6
孙凡,鲁继红.
蓖麻挥发物与创伤诱导挥发物组成成分分析[J]
.林业科学,2006,42(9):140-142.
被引量:2
7
高海波,沈应柏.
旱柳机械损伤后挥发物释放的时序性规律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07,37(5):47-48.
被引量:2
8
李先文,袁正仿.
茶叶的冷驯化反应及其与Ca^(2+)的关系[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2):213-216.
被引量:5
9
凌裕平,王波,王霏,金飚.
琼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7):21-25.
10
胡增辉,沈应柏,王宁宁,王金凤,周艳超,张志毅.
不同挥发物诱导的合作杨叶片中POD,PPO及PAL活性变化[J]
.林业科学,2009,45(10):44-48.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高海波,沈应柏.
水杨酸甲酯、苯骈噻唑及茉莉酸甲酯对合作杨防御物质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6):32-35.
被引量:7
2
李颖,李宗.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7):76-79.
被引量:26
3
石力伟,白朕卿,张少英.
茉莉酸浸种对甜菜抗丛根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中国甜菜糖业,2009(2):1-4.
4
左照江,张汝民,高岩.
植物间挥发物信号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2009,44(2):245-252.
被引量:22
5
QINQiuju SHIXueyan LIANGPei GAOXiwu.
Induction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and lipoxygenase in cotton seedlings by mechanical wounding and aphid infestation[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05,15(5):419-423.
被引量:13
6
张可文,安钰,胡增辉,杨迪,沈应柏.
脂氧合酶、脱落酸与茉莉酸在合作杨损伤信号传递中的相互关系[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3):300-304.
被引量:7
7
何培青,柳春燕,李保强,陈靠山,刘克斋,李光友.
多霸2诱导番茄挥发性物质及对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2005,31(5):46-49.
被引量:5
8
蔡昆争,董桃杏,徐涛.
茉莉酸类物质(JAs)的生理特性及其在逆境胁迫中的抗性作用[J]
.生态环境,2006,15(2):397-404.
被引量:91
9
李诚斌,施庆珊,疏秀林,欧阳友生,陈仪本.
植物抗菌蛋白nsLTPs[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3):539-544.
被引量:13
10
何培青,陈靠山,田黎,李光友.
钕对番茄叶挥发性物质诱导效应的研究[J]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3):338-343.
被引量:2
1
中国农业大学发现植物通讯密码[J]
.农业科技通讯,2005(9):57-57.
2
万里红,周奕华,陈正华.
植物防御系统中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遗传,2002,24(4):486-492.
被引量:3
3
林小姣,石绪根.
茉莉酸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研究进展[J]
.生物灾害科学,2014,37(2):155-158.
被引量:3
4
玉米虫害间接防御基因表达调控机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6):174-174.
5
种业文摘[J]
.安徽农学通报,2005(8):72-73.
6
朱彦鹏,迟德富,李晓灿,王广利.
虫害诱导植物间接防御反应的激发与信号转导途径[J]
.华东昆虫学报,2008,17(2):143-148.
被引量:1
7
玉米虫害间接防御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取得新进展[J]
.种业导刊,2015(10):32-32.
被引量:1
8
玉米虫害间接防御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揭示[J]
.宁波农业科技,2015,0(3):13-13.
9
郑庆伟.
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玉米虫害间接防御基因表达调控机制[J]
.农药市场信息,2015,0(26):53-53.
10
玉米虫害间接防御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揭示[J]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5,0(10):48-48.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