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亚洲夏季风系统准40天振荡与中国南方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选取了1983年4月1日到9月30日的ECMWF的2.5°×2.5°网格点资料,采用了1000、850、500、200hPa等层的范围为30°—160°E,35°S—40°N的u、v、z三个要素,引用了T.Murakami等人的方法,将各要素场消除季节变化趋势后,对所选定的各等压面上季风系统特征区的要素场进行了谱分析,从而得到了1983年亚洲夏季风系统的风场和气压场普遍存在着的准40天、准两周和准一周的振荡。在低层850hPa上,经向风40天周期振荡在东亚季风区,位相有从南向北传播的特征,赤道对于南北半球的40天振荡的传播具有陷波现象。纬向风40天振荡的位相传播,西太平洋到南海是向西传播的,其传播速度为7—10个经度/天;印度到南海是向东传播,其传播速度为5—8个经度/天。而中国南方各特征区降水和其南侧经向风的40天振荡却有很好的位相关系,一般滞后4—8天。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89-499,共1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陈隆勋,海洋学报,1983年,5卷,3期,576页
  • 2陶礼文,海洋学报,1983年,5卷,4期,709页
  • 3金祖辉,1982年
  • 4汤明敏,1981年

同被引文献5

  • 1陈隆勋,海洋学报,1983年,5卷,3期,576页
  • 2周静亚,海洋学报,1983年,5卷,1期,28页
  • 3陈世训,1981年
  • 4陈隆勋,1980年
  • 5团体著者,1976年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