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河以水少沙多而著称,自1855年以来,河口已经历10余次大型改道,形成以黄河泥沙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三角形河口沉积带。 本文首次报道并讨论了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分布。
作者
沈志良
陆家平
刘兴俊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07-411,共5页
关键词
海区
沉积物
间隙水
营养盐
黄河
分类号
P734.4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02
参考文献
4
1
刁焕祥,海洋学报,1985年,7卷,3期,374页
2
刁焕祥,海洋科学,1983年,1期,25页
3
沈志良,海洋科学集刊,1980年,30期,51页
4
顾宏堪,海洋与湖沼,1979年,10卷,2期,105页
同被引文献
170
1
邢鸣鸾,翁登坡,郑一凡,徐进,徐立红.
相关效应性生物标志物TOSC和GSH对百草枯灌胃染毒的反应[J]
.癌变.畸变.突变,2004,16(5):263-266.
被引量:18
2
于子山,张志南,王诗红.
胶州湾北部软底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3(z1).
被引量:17
3
蔡立胜,方建光,董双林.
桑沟湾养殖海区沉积物-海水界面氮、磷营养盐的通量[J]
.海洋水产研究,2004,25(4):57-64.
被引量:36
4
王朝晖,齐雨藻,李锦蓉,徐宁,陈菊芳.
大亚湾养殖区营养盐状况分析与评价[J]
.海洋环境科学,2004,23(2):25-28.
被引量:48
5
姜明星,杨风栋,霍瑞敬,陈纪涛.
黄河三角洲海岸及滨海区演变与河口流路、入海水沙的关系[J]
.海洋湖沼通报,2004(3):6-15.
被引量:9
6
朱卓洪,李飞永,陈金斯.
珠江河口微表层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分布特征[J]
.海洋环境科学,1993,12(3):40-44.
被引量:3
7
张路,范成新,王建军,秦伯强.
太湖草藻型湖区间隙水理化特性比较[J]
.中国环境科学,2004,24(5):556-560.
被引量:55
8
张丽洁,姚德,梁宏锋.
东太平洋海盆沉积物间隙水地球化学研究[J]
.地球化学,1994,23(C00):201-209.
被引量:5
9
孙耀,宋云利.
丁字湾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分布及其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 …[J]
.海洋水产研究,1993,14(14):105-112.
被引量:12
10
华冬,张经,刘素美,刘敏光.
鸭绿江口溶解态磷的行为[J]
.海洋环境科学,1994,13(1):7-1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1
1
陈绍勇,韩舞鹰.
南海东北部沉积物间隙水氮和硅的研究[J]
.热带海洋,1994,13(2):56-60.
被引量:11
2
傅平青,吴丰昌,刘丛强.
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性[J]
.水科学进展,2005,16(3):338-344.
被引量:28
3
朱爱美,叶思源,卢文喜.
鳌山湾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的含量及其分布[J]
.江苏环境科技,2006,19(A02):20-22.
被引量:5
4
郑国侠,宋金明,孙云明,戴纪翠.
南海深海盆表层沉积物氮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学功能[J]
.海洋学报,2006,28(6):44-52.
被引量:15
5
姚晓,山口一岩,邹立,高会旺,郭新宇.
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沉积环境对底栖叶绿素a分布特征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0,29(9):1762-1769.
被引量:16
6
翟水晶,田琳琳,仝川.
闽江河口短叶茳芏和互花米草沼泽土壤剖面间隙水营养盐含量比较[J]
.湿地科学,2013,11(1):68-74.
被引量:8
7
韩洁,张志南,于子山.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6):889-896.
被引量:64
8
周伟华,吴云华,陈绍勇.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氮、磷、硅)的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2001,20(4):49-55.
被引量:23
9
叶曦雯,刘素美,张经.
鸭绿江口潮滩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J]
.环境科学,2002,23(3):92-96.
被引量:32
10
陆双龙,张建兵,蔡芸霜,钟丽雯,张栋,佟智成,胡宝清.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入海河口营养盐研究状况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2):309-31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02
1
来守军,关晓琳,陈飞,蒋琴,莫谍谍,付川.
Analysis and Pollution Assessment on th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 of Hydro-fluctuation Belt(Yunyang Part)[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8):98-101.
被引量:2
2
徐炜,曾晓起,盛福利,张云龙,唐贵明.
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的拖网调查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S1):19-24.
被引量:4
3
曲方圆,于子山,刘卫霞,隋吉星,张志南.
北黄海春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S1):109-114.
被引量:12
4
刘卫霞,于子山,曲方圆,隋吉星,张志南.
北黄海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S1):115-119.
被引量:7
5
孙涛,杨志峰.
河口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2004,24(3):381-384.
被引量:20
6
侯立军,刘敏,许世远,欧冬妮,刘巧梅,刘华林,蒋海燕.
潮滩生态系统中生源要素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5):774-781.
被引量:12
7
高建华,欧维新,杨桂山.
潮滩湿地N、P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J]
.湿地科学,2004,2(3):220-227.
被引量:21
8
曹希强,刘伟,胡宾,李智勇.
我国潮滩环境的近期研究现状和展望[J]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26(2):146-150.
9
傅平青,吴丰昌,刘丛强.
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性[J]
.水科学进展,2005,16(3):338-344.
被引量:28
10
程思海,陆红锋.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的制备方法[J]
.岩矿测试,2005,24(2):102-104.
被引量:12
1
王江涛,齐红菊,李宁,谭丽菊.
青岛及周边海区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S1):184-188.
被引量:7
2
冯强,刘素美,张经.
黄、渤海区沉积物中磷的分布[J]
.海洋环境科学,2001,20(2):24-27.
被引量:20
3
徐立,张珞平,王新红,陈伟琪,洪华生.
厦门-金门海区沉积物中非芳香烃的来源和分布特征[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5):738-744.
被引量:2
4
沈恒培.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J]
.南海地质研究,1995(7):107-113.
5
刘韶,温孝胜,余克服,赵焕庭.
南沙群岛海区沉积物中铀含量与冰期关系初探[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19(2):49-54.
被引量:6
6
陈皓文,高爱国,林学政.
加拿大海盆与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丰度分布状况[J]
.海洋科学进展,2007,25(3):295-301.
被引量:7
7
杨慧辉.
台湾海峡南部沉积物中某些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J]
.台湾海峡,1997,16(1):28-36.
被引量:4
8
侯红明,王保贵,汤贤赞.
南极普里兹湾NP93-2柱样磁组构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6):747-752.
被引量:10
9
纪丽红,刘广山,陈志刚,黄奕普.
三个不同海域沉积物碘研究[J]
.地球科学期刊(中英文版),2013,3(2):41-48.
被引量:1
10
陈金民.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总砷含量的分布特征[J]
.台湾海峡,2005,24(1):58-62.
被引量:6
海洋学报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