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Journal of Hunan Political-legal Cadre College
同被引文献16
-
1周兴芳.数字网络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2):180-183. 被引量:4
-
2王野霏,张楚,张樊,王笑东.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版权[J].前线,2006(6):29-30. 被引量:4
-
3于智慧.创意产业与版权保护[J].科教文汇,2007(04S):119-119. 被引量:3
-
4金元浦.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N].文化发展论坛,2005-04-28.
-
5代杨,刘锦宏.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英国转型[J].经济导刊,2007(11):63-66. 被引量:6
-
6费安玲.著作权法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7于智慧.初论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意产业的共生态[J].科技与法律,2007(5):68-71. 被引量:7
-
8周波.P2P软件使用平台提供者侵权责任的认定[J].人民司法,2008(14):32-37. 被引量:1
-
9成晓娜,郝文江.网络版权保护现状与几点建议[J].信息网络安全,2009(2):36-38. 被引量:14
-
10亓蕾,姚金菊.网站提供存储空间的版权侵权责任承担[J].人民司法,2009(12):94-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蒋宇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地域文化创意产业研究[J].包装世界,2019,0(1):202-202.
-
2苏江丽.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路径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84-187. 被引量:4
-
3苏振华,杨振和.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看中国期刊数字化出版[J].价值工程,2010,29(28):141-142. 被引量:1
-
4赖鲜.电子书及其阅读器行业版权保护问题初探[J].新闻世界,2010(12):143-144.
-
5赖鲜.电子书及其阅读器行业版权保护问题初探[J].中国出版,2011(7):65-67. 被引量:1
-
6严峥.浅析深圳文化创意园发展的影响因素[J].现代营销(下),2013(5):174-175.
-
7徐徽徽.网络条件下如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J].现代商业,2013(24):279-279.
-
8贺川.网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商情,2014(19):268-269. 被引量:1
-
9蔡青.网络新闻面临的四项挑战及法律应对措施[J].新闻知识,2014(6):87-89. 被引量:6
-
10戴文俊,韩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4(19):116-117. 被引量:1
-
1蒋茂凝.美国网络版权保护制度[J].出版广角,2000(11):38-40. 被引量:1
-
2俞欣妙.探析网络广告中ISP的责任承担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23):358-359.
-
3樊伟星.发行权穷竭原则的现实与立法构想[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1):23-24. 被引量:1
-
4蒋茂凝.网络时代美国版权保护制度之调整[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2):188-192. 被引量:5
-
5英国航班数量“9.11”后首次下降[J].中国民用航空,2008(9):31-31.
-
6深圳33家律师事务所获准成为市政府法律服务供应商[J].中国律师,2009(7):17-17.
-
7徐广智.2007·中国政府CIO大会成功召开[J].数码世界(A),2008,7(4):11-11.
-
8罗荣选.关于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推行“ASP”模式的探讨[J].信息化建设,2004(5):24-26.
-
9郑智武.表演者发行权之立法比较刍议[J].大连大学学报,2010,31(2):90-94.
-
10吕猛.从电子政务实施困境看项目实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0):117-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