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寻求意义与关系的再构
                            被引量:29
                    
                    Teaching and Learning:Seek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Meaning and Relation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6,共7页
                    
                
                    Glob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92
                                
                                
                                    
                                        - 
                                                1任丹凤.诊所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应用[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4):85-87.                                                                                            被引量:1
                                        
 
                                        - 
                                                2钱雪飞.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引入服务学习的思考[J].社会工作,2010(8):16-19.                                                                                            被引量:14
                                        
 
                                        - 
                                                3臧其胜.“标准化病人”在社会工作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社会工作,2010(14):45-47.                                                                                            被引量:5
                                        
 
                                        - 
                                                4周建设.对称性破缺与教学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16(3):59-64.                                                                                            被引量:5
                                        
 
                                        - 
                                                5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71
                                        
 
                                        - 
                                                6刘小新.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理论及其启示[J].中州学刊,2004(4):157-159.                                                                                            被引量:11
                                        
 
                                        - 
                                                7张桂芳.面对新课改,你该怎么做?——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现状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04(12):34-37.                                                                                            被引量:4
                                        
 
                                        - 
                                                8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20(6):28-31.                                                                                            被引量:264
                                        
 
                                        - 
                                                9向永红,刘国芳.浅谈大学物理中的“对称性”与力学三大守恒定律的关系[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7(2):29-31.                                                                                            被引量:6
                                        
 
                                        - 
                                                10万学红,欧阳钦,刘文秀,杨崇礼,刘启茂,陈鸣.应用标准化病人改革诊断学问诊查体教学与评估初探[J].医学教育,1993(12):23-26.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29
                                
                                
                                    
                                        - 
                                                1郭中然.浅论大学教师的教学反思[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87-89.                                                                                            被引量:1
                                        
 
                                        - 
                                                2陈尚达.个性化阅读的课程理念与教学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7(1):38-41.                                                                                    
 
                                        - 
                                                3陈尚达.对话教学与反思性思维培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7-20.                                                                                            被引量:7
                                        
 
                                        - 
                                                4倪冰.超越理念与现实的落差——新课改中教师若干行为偏差的反思[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3):61-64.                                                                                            被引量:2
                                        
 
                                        - 
                                                5陈尚达.大学语文课程对话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3):128-131.                                                                                    
 
                                        - 
                                                6张志泉.反思性教师培训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6(4):68-71.                                                                                            被引量:1
                                        
 
                                        - 
                                                7高云庆.试析教学实践的反思性[J].甘肃高师学报,2006,11(6):115-118.                                                                                    
 
                                        - 
                                                8唐会民.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3):217-218.                                                                                    
 
                                        - 
                                                9张进.试论口述史在社会工作实践和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工作,2012(11):35-37.                                                                                            被引量:3
                                        
 
                                        - 
                                                10臧其胜.“技术规制”抑或“反思生成”: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社会工作,2012(11):38-40.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327
                                
                                
                                    
                                            - 
                                                    1刘睿媛.课程思政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2023,22(3):16-22.                                                                                                    被引量:21
                                            
 
                                            - 
                                                    2孙赫.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4):52-54.                                                                                                    被引量:4
                                            
 
                                            - 
                                                    3陈艳茹.新时代下教师自我教育的困境及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1(9):170-171.                                                                                            
 
                                            - 
                                                    4王昊.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智慧教师及其发展环境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20(18):69-73.                                                                                                    被引量:1
                                            
 
                                            - 
                                                    5顾明娟.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26):77-78.                                                                                                    被引量:5
                                            
 
                                            - 
                                                    6马芳琴,梁正,毛笑雯.立德树人理念下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22(5):146-148.                                                                                            
 
                                            - 
                                                    7马东东.走向承认: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研究述评[J].青藏高原论坛,2022,10(2):65-71.                                                                                                    被引量:1
                                            
 
                                            - 
                                                    8李赫男.大数据战略下民办高校思政课数字平台模式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33):171-172.                                                                                            
 
                                            - 
                                                    9林颖.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建构[J].教育观察,2021,10(11):37-40.                                                                                            
 
                                            - 
                                                    10任伟,吴轶.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22(2):148-152.                                                                                                    被引量:2
                                            
 
                                    
                                        
                                 
                             
                         
                 
                
                    
                        
                            
                                    - 
                                            1【日】佐藤学.你的教学属于“模仿模式”还是“变化模式”?[J].师资建设,2016,29(4):52-53.                                                                            
 
                                    - 
                                            2夏纪晶.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6,0(35):157-157.                                                                            
 
                                    - 
                                            3顾红彬.关于以人为本的中学音乐教学探索[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9):235-235.                                                                            
 
                                    - 
                                            4孙时进,高艳.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应用的多维度思考[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3):60-62.                                                                                    被引量:48
                                    
 
                                    - 
                                            5华丽青.小学英语教材整合与再构的方法及途径[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2(8):28-29.                                                                            
 
                                    - 
                                            6张菊.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8(32):76-76.                                                                            
 
                                    - 
                                            7孙静,曹红焱.课程整合:信息技术的再构价值[J].新课程(综合版),2013(1):30-31.                                                                            
 
                                    - 
                                            8王爱琴.为学生建构“量身定制”的英语课堂——A boy and a girl同课再构片段赏析[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3(10):38-39.                                                                            
 
                                    - 
                                            9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新华文摘,2010(17):120-122.                                                                                    被引量:2
                                    
 
                                    - 
                                            10陈理民.例析课堂预设和生成[J].文理导航,2012(10):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