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代政治中的幕次:作为政治空间的探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幕次是两宋朝廷中央普遍使用的临时性等待、休息场所,主要设置在各种日常政治运行和行礼仪式场合。幕次的配给分合与尊卑次序体现出当时的政治秩序,其内人员的言行交流会产生深刻的政治意义。幕次在宋代政治生活中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空间,是研究宋代政治史的一个特殊切入口。
作者
王刚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112010207)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宋代
幕次
政治空间
政治运作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博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6
1
唐·陈子昂.《陈拾遗集》卷1《观荆玉篇》,台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65册,第535页.
2
后晋·刘昀等.《旧唐书》卷196《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52页.
3
唐·李肇.《翰林志》,台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5册,第300页.
4
宋·王得臣.《麈史》卷上,《全宋笔记》第1编第10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9页.
5
唐·杜甫著、宋·鲁告编次、宋·蔡梦弼会笺.《杜工部草堂诗笺》,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30、237页.
6
宋·周焯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11,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67页.
7
《翰苑新书·后集》卷8,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74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31页.
8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武林掌故丛编,光绪九年丁氏嘉惠堂刻本.
9
宋·李昂英.《文溪集》卷20《第五书》,台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81册,第229页.
10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4“乾道淳熙五大阅”条,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76页.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赵澜.
《大唐开元礼》初探──论唐代礼制的演化历程[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5):87-92.
被引量:13
2
.《宋史》卷472《奸臣·蔡京传》[M].,..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3.
4
《宋史》卷204《艺文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庆历四年六月戊午.,.第3640页.
6
曾巩.《曾巩集》卷四九《本朝政要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54页.
7
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五《武帝上·帝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6页.
8
萧嵩等.《大唐开元礼》卷八五《皇帝讲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金相范.《唐代讲武礼研究》.《宋史研究论丛》第七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4页.
10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七:庆历五年八月壬戌.,.第3796页.
共引文献
49
1
宁欧阳.
唐宋诞圣节研究综述[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5):76-86.
2
范雲飛.
何佟之禮學與禮議再探[J]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22(2):126-138.
3
王瑜.
关于中国古代“讲武礼”的几个问题--以唐代为中心[J]
.求索,2009(4):217-220.
被引量:5
4
徐东升.
从转对、次对到轮对——宋代官员轮流奏对制度析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5):45-51.
被引量:9
5
李永.
从州邸到进奏院:唐代长安城政治格局的变化[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30(2):31-34.
被引量:5
6
刘缙.
南宋现实政治与“阅武”之关系[J]
.求索,2010(2):210-213.
被引量:1
7
王化雨.
宋朝的君臣夜对[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2-61.
被引量:6
8
陈志伟.
北朝讲武考论[J]
.兰州学刊,2011(8):156-160.
被引量:2
9
朱溢.
隋唐礼制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J]
.史林,2011(5):178-187.
被引量:4
10
陈峰,胡文宁.
宋代武成王庙与朝政关系初探[J]
.中国史研究,2012(2):137-14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7
1
妹尾达彦.
大明宫的建筑形式与唐后期的长安[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2(4):101-112.
被引量:13
2
贾玉英.
有关宋代御史台政制的几点辨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1):74-80.
被引量:2
3
李旭.
略论辽金礼制汉化问题[J]
.史学月刊,1992(1):116-119.
被引量:6
4
杨志玖.
释“台参”并论韩愈和李绅争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82(3):148-153.
被引量:1
5
张博泉.
金代礼制初论[J]
.北方文物,1988(4):53-60.
被引量:25
6
李湜.
盛唐时期的集贤学士[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8(3):31-34.
被引量:8
7
任士英.
唐玄宗时期东宫体制非实体化考述——以东宫职员的设置变化为中心[J]
.中国史研究,2004(3):79-95.
被引量:16
8
刘建丽.
略论西夏与金朝的关系[J]
.宁夏社会科学,2005(3):76-80.
被引量:8
9
李文才.
试论唐玄宗的后宫政策及其承继——《太平广记》卷224“杨贵妃”条引《定命录》书后[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78-84.
被引量:6
10
康武刚.
论宋代的待漏院[J]
.重庆社会科学,2007(8):71-7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郭伟玲.
政治视域下盛唐集贤院空间策略探析[J]
.唐史论丛,2024(2):159-185.
2
王刚,李延睿.
夏金末年夏使入金贺正旦仪式考论——以《金史》“新定夏使仪”为中心[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19-123.
被引量:2
3
何强.
从“辞谢之仪”到“验疾之具”——宋朝台参制度及其流变研究[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7(12):12-18.
被引量:1
4
张祎.
北宋前期中书宰执的工作日程[J]
.中国史研究,2018(4):95-112.
被引量:2
5
ZHANG Yi.
The Working Schedule of State Councilors at the Secretariat-Chancellery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J]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2024,19(4):402-42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光.
北宋台谏官正式信息渠道的发展演变[J]
.史学月刊,2023(5):46-64.
2
里景林.
21世纪以来的《金史》研究综述[J]
.辽金历史与考古,2019(1):402-409.
3
張禕.
宋代的宰相“當筆”[J]
.文史,2022(4):141-160.
4
王化雨.
宋代宰辅与士人的交流互动:以衙署谒见为例[J]
.宋史研究论丛,2024(2):3-23.
5
马旭俊.
金夏交聘礼仪考述[J]
.西夏学,2018,0(1):38-49.
1
杨国宜.
黄庭坚与安徽的缘分[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5):556-566.
被引量:1
2
孟宪玉.
张叔夜籍贯、亲属考[J]
.中国报业,2011,0(05X):50-51.
3
杨晓红.
浅析星变占卜意义对宋代政治的影响[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29(2):77-79.
被引量:1
4
谭平.
后妃与宋代政治[J]
.中华文化论坛,2008(3):5-11.
被引量:1
5
张其凡,白效咏.
乾兴元年至明道二年政局初探——兼论宋仁宗与刘太后关系之演变[J]
.中州学刊,2005(3):190-193.
被引量:9
6
李华瑞.
两宋改革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4):34-39.
被引量:2
7
郭学信.
国外学者对宋代历史的描述[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0-24.
8
刘增丽.
宋代科技教育鼎盛的原因[J]
.天中学刊,2008,23(6):109-111.
被引量:2
9
曹文柱.
陈寿评价吕布有失公允说[J]
.中州学刊,2004(5):136-138.
被引量:3
10
李华瑞.
关于宋代政治史的分期问题[J]
.甘肃社会科学,1994(2):97-100.
学术研究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