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隋唐佛教经籍著录《洛阳伽蓝记》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姓氏和生平、创作年代及子注等问题,学界历来颇有争议,迄今尚无定论。《洛阳伽蓝记》作为佛教著作,《历代三宝记》等隋唐佛教经籍有著录,这些佛典文献与宋代以后的文献记载颇有不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较早的可考史料。此外,隋唐佛教经籍中有关《洛阳伽蓝记》原文的钞录对该书有着较高的校勘价值。
作者 王建国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4,共7页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洛阳伽蓝记〉研究>(编号:06JA5011-44020)最终结项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建国,1967年生,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王伊同.《洛阳伽蓝记志余》,《王伊同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141页.
  • 2《法苑珠林》,《乾隆大藏经》第127册,台北传正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页277,第689页,页710,页781,页833.
  • 3梁家勉.《<齐民要术>的撰者、注者和撰期》,《梁家勉农史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页23-25.
  • 4范子烨.《<洛阳伽蓝记>考论》.载殷宪.《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 5王仲辇.《广弘明集·辨惑篇》,王氏.《魏晋南北朝史》,页925.
  • 6黄公渚.洛阳伽蓝记的现实意义[J].文史哲,1956(11):12-20. 被引量:4
  • 7王建国.《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及创作年代辨证[J].江汉论坛,2009(10):87-92. 被引量:4
  • 8《洛阳伽蓝记丛谈》.收入郑骞《景午丛编》,台北: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54-462页.
  • 9吴晶.《洛阳伽蓝记》体例质疑[J].文学遗产,2009(5):62-7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56

  • 1黄公渚.洛阳伽蓝记的现实意义[J].文史哲,1956(11):12-20. 被引量:4
  • 2曹道衡.关于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几个问题[J].文学遗产,2001(3):30-39. 被引量:15
  • 3《金明馆丛稿二编》.
  • 4.《大正藏》第53册[M].,.第133页.
  • 5范子烨.《<洛阳伽蓝记>考论》.载殷宪.《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 6陈寅恪.《徐高阮重刊洛阳伽蓝记序》.《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页.
  • 7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9称“《洛阳地伽蓝记》五卷(或为一大卷)”.
  • 8释道世.《法苑珠林》作《洛阳地伽蓝记》五卷(传记篇第一百·杂集部).
  • 9《洛阳寺记》(送终篇第九十七·受生部).
  • 10《洛阳寺记传》(变化篇第二十五·厌欲部).

共引文献9

同被引文献8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