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清学者刘熙载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熙载是清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其著作《艺概》及其文艺理论广为人知,而其教育思想却罕有人知。本文从刘熙载的个人经历出发,系统研究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数次有据可考的教学实践。
作者
吴艳玲
机构地区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24,共2页
Lantai World
基金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小学教师课程执行力问题研究"研究成果([2011]-JKGHAB-0057*)
关键词
刘熙载
学者
教育
思想
实践
分类号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姚文放.
古典书法美学的总结——简论刘熙载的书法美学思想[J]
.学术月刊,1988,20(1):48-51.
被引量:5
2
周振鹤.晚清上海书院西学与儒学教育的进退[J].华东师大学学报,1999(5).
3
徐林祥.
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J]
.学术研究,2003(1):114-118.
被引量:4
4
杨抱朴.
刘熙载年谱(一)[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89-96.
被引量:5
5
曹静.
论刘熙载的儒道佛圆通思想[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9):57-5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徐林祥.
论《周易》哲学对刘熙载美学思想的影响[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4(3):73-78.
被引量:3
2
李德仁.
刘熙载美学思想与道家影响[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2(1):11-15.
被引量:5
3
董运庭.
从《寤崖子》看刘熙载及其美学思想深层结构[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1(4):82-88.
被引量:2
4
[9]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
[41]翁同龢.翁同龢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
[4]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资料[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7
[8]刘立人,陈文和,点校.刘熙载集:前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
[13]佚名.清朝贡举年表[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9
[15]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卷081[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0
[22]李伯荣.魏源师友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
共引文献
10
1
董朝霞.
论刘熙载《诗概》与《书概》思想的互渗性[J]
.作家,2010(16):143-144.
2
曹静.
刘熙载“交游不多”诸说辩[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S2):152-154.
3
钱洪来.
林昌彝与郭嵩焘交游考[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83-86.
4
吴宇栋.
书海捞针是史料,洽悉翔实见考据——评杨抱朴《刘熙载年谱》[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
5
束舒娅,徐倩.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综述[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2):150-156.
被引量:1
6
李冠华,何妍.
简论《艺概》之“概”[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95-97.
7
郑雯倩.
华夏文明的传播情感论——以儒道佛三家为例[J]
.东南传播,2016(10):50-53.
被引量:2
8
杨艳秋.
"碑帖之争"下中国近代书法美学的演进——以包世臣、刘熙载、康有为为例[J]
.美术大观,2020(11):53-55.
被引量:1
9
陈丹.
张大千与赵熙的书画缘--兼论近现代四川书法发展的特点[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7(11):12-17.
被引量:1
10
南泽.
“惟善用古者能变古”——刘熙载的艺术批评及其思想特质[J]
.艺术学研究,2025(3):126-133.
1
张学群.
无须故作惊人语 写得性灵品自高——安徽省书协副主席吴雪先生写真[J]
.书画世界,2004,0(10):31-35.
2
杨抱朴.
《刘熙载年谱》简介[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4).
被引量:1
3
徐林祥.
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J]
.学术研究,2003(1):114-118.
被引量:4
4
吴坤培.
刘熙载“致赓廷”信札初释[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0(1):60-62.
被引量:1
5
姜鸣.
张佩纶与胡适父亲胡传的友谊[J]
.读书文摘,2012(8):68-71.
6
俞海.
晚清学者俞春如[J]
.古今谈,2006(4):86-87.
7
徐林祥.
融斋龙门弟子与中国早期现代化[J]
.史林,2006(5):30-43.
被引量:4
8
伏俊连.
论《项羽本纪》的悲剧性[J]
.贵州文史丛刊,1988(4):93-98.
被引量:1
9
莫其康.
德艺双辉的一代大师——纪念刘熙载逝世130周年[J]
.江苏地方志,2011(1):47-48.
10
程波涛.
质沿古意 文变今情——程万里花鸟画印象[J]
.建筑与文化,2014(2).
兰台世界(上旬)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