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强化传热技术及其设计应用
被引量: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强化传热管已应用于化工工艺的管壳式换热器中。结合应用强化传热技术的实际经验 ,阐述强化传热的主要途径 ,即改变传热元件的表面或改变支撑件型式等 ,从而改变传热状态或减小阻力、提高流速 ,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并减小所需传热温差和压降损失。
作者
朱冬生
钱颂文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教委传热与节能重点研究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化机所
出处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0年第6期1-9,共9页
Chem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换热器
强化传热
强化传热管
壳程支承结构
分类号
TQ05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223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75
参考文献
8
1
钱颂文,方江敏,江楠.
扭曲管与混合管束换热器[J]
.化工设备与管道,2000,37(2):20-21.
被引量:16
2
朱冬生.
插入物强化管壳式换热器管内高粘度流体的传热[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8,29(7):39-42.
被引量:14
3
朱冬生,卜穗安.
螺旋插入物在管内传热与流阻计算机模拟[J]
.海湖盐与化工,1998,27(3):4-6.
被引量:2
4
梁平,朱冬生,陈广怀,庄礼贤,谭盈科,马广平,莫国平,周福宏,周晓辉,张存良.
带有小螺旋角的内外螺旋翅片管高压加热器的工业试验[J]
.热能动力工程,1998,13(2):104-107.
被引量:7
5
朱冬生,孙永明.
重油预热器的技术改造[J]
.电站系统工程,1998,14(1):17-19.
被引量:2
6
肖宏亮,朱冬生,谭盈科.
管内在线防垢及强化传热的实验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1997,12(4):275-277.
被引量:9
7
朱冬生,肖建国,谭盈科.
轧槽管抗污垢性能的试验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1996,25(1):8-11.
被引量:11
8
邓颂九.
提高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途径[J]
.化学工程,1992,20(2):30-36.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刘均洪,顾培韵,潘勤敏,孙建中,潘祖仁.
垂直管内高粘假塑性流体传热实验研究[J]
.化工学报,1993,44(2):218-223.
被引量:3
2
朱冬生,卜穗安,谭盈科.
管壳式换热器的防垢、强化传热技术[J]
.海湖盐与化工,1994,23(5):20-25.
被引量:5
3
郝家瑛,任春丽.
高压加热器采有螺纹槽管强化传热技术[J]
.山西电力技术,1995,15(6):7-9.
被引量:3
4
David Butterworth,A Twist in the Tabe,TheChemical Engineer,9 January,pp. 21-24,1997
5
Brown Fintube,Twisted Tube does more in The Same Space,CEP 98,94(2):20
6
江楠 付玉华 任佩琳 钱颂文等.《变截面管混合管束换热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
7
徐天华.用管内插入物强化液体传热[J]化工炼油机械,1984(06).
8
朱冬生,谭盈科.换热器管内梯形插入物[P]中国专利:CN2222898.
9
郑康民,邓颂九.沸腾传热表面多孔管抗垢性能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87(01).
10
王世平,廖西江,邓颂九,谭盈科.锯齿形翅片管强化冷凝给热的实验研究及其准则方程[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04).
共引文献
72
1
孟继安,李志信,过增元,魏澍.
螺旋扭曲椭圆管层流换热与流阻特性模拟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23(S1):117-120.
被引量:36
2
郭春福,高绪镇,李志安.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技术进展[J]
.辽宁化工,2004,33(7):399-402.
被引量:7
3
方书起,祝春进,吴勇,牛青川,赵银峰.
强化传热技术与新型高效换热器研究进展[J]
.化工机械,2004,31(4):249-253.
被引量:30
4
梁红野,庞向飞,贾少磊,陈彦泽.
大波纹不锈钢换热管抗污垢自清洗特性研究[J]
.化工装备技术,2004,25(6):15-17.
被引量:1
5
刘明言,林瑞泰,李修伦,黄鸿鼎.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的新挑战[J]
.化学工程,2005,33(1):16-19.
被引量:16
6
魏峰,孙秀松,翟民,张健,史晓平.
管内插入螺旋线的降膜蒸发传热研究[J]
.化工机械,2005,32(2):72-77.
被引量:2
7
陈洋.
高效“E”管的研究与应用[J]
.节能,2006,25(1):38-41.
8
方运惠,童军杰.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及技术进展[J]
.太原科技,2006(3):89-91.
被引量:8
9
郭方文,林清宇,王军,林榕端.
换热管内自旋弹簧工作性能试验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2006(2):37-40.
10
马学虎,宋天一,兰忠,周兴东,杨锦宗.
固液界面能差效应与冷凝传热强化研究进展[J]
.化工学报,2006,57(8):1763-177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23
1
汪小平,刘永刚,郑山琳,陈绍安,张献才.
Ф101.6mm钻杆外螺纹接头断裂失效分析[J]
.金属热处理,2019,44(S01):523-527.
被引量:6
2
孟继安,李志信,过增元,魏澍.
螺旋扭曲椭圆管层流换热与流阻特性模拟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23(S1):117-120.
被引量:36
3
王良,罗来勤,王秋旺,曾敏,陶文铨.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阻流板对换热及沿程压降的影响[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22(S1):173-176.
被引量:41
4
朱冬生,侯轶,汪立军,林琳.
吸附式制冷中固定床导热性能改进研究[J]
.制冷学报,2001,22(1):23-29.
被引量:8
5
郭兆阳,徐鹏,王元华,徐宏,任彬,刘万鹏,杨宇清.
表面强化管外池沸腾传热特性研究[J]
.热科学与技术,2012,11(3):201-206.
被引量:5
6
刘尧奇,俞建洪.
进液方式对降膜蒸发管流动和传热的影响[J]
.化工机械,1993,20(4):193-197.
被引量:2
7
孙平,林载祁.
引入蒸汽对垂直管内降膜蒸发传热及流动的影响[J]
.化学工程,1993,21(5):15-19.
被引量:10
8
杨俊兰,马一太,俞颐秦.
绕花丝内插物强化凝结换热实验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4,37(11):990-995.
被引量:4
9
刘金平,刘雪峰.
考虑污垢时内螺纹管冷凝器的经济性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66-69.
被引量:4
10
李清方.
三维内肋管在水套炉上的应用[J]
.石油规划设计,2004,15(6):38-39.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34
1
方书起,祝春进,吴勇,牛青川,赵银峰.
强化传热技术与新型高效换热器研究进展[J]
.化工机械,2004,31(4):249-253.
被引量:30
2
蒋翔,朱冬生.
螺旋折流板冠形翅片管油冷器的性能与工业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36(6):65-68.
被引量:2
3
朱冬生,蒋翔.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高黏度流体的传热强化[J]
.化工学报,2005,56(8):1451-1455.
被引量:8
4
吴金星,王海峰,王保东.
管内强化传热结构及其性能分析[J]
.节能技术,2006,24(2):150-153.
被引量:6
5
蒋翔,朱冬生,李元希.
螺旋折流板冠形翅片管油冷器性能的研究[J]
.化学工程,2006,34(12):13-16.
被引量:2
6
矫明,徐宏,程泉,张倩.
新型高效换热器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J]
.化工设计通讯,2007,33(3):50-55.
被引量:21
7
矫明,徐宏,程泉,张倩.
新型高效换热器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J]
.化工装备技术,2007,28(6):41-46.
被引量:6
8
洪广昌,林涛.
蒸发式冷凝器在工业制冷机组上的选型和应用[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8,15(3):62-64.
被引量:3
9
赵珍强,王婷.
场协同理论与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J]
.能源与环境,2008(6):28-29.
被引量:5
10
沈雅钧,崔肖洁,杨永华.
翅片管强化传热技术在冷凝器中的应用[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480-48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5
1
刘康,李欣怡,宁晓蕾.
穿孔管式扩散器出口流速均匀性研究[J]
.飞机设计,2023,43(2):36-43.
2
陈磊,苑中显.
关于换热器冷、热流体流速匹配的寻优问题[J]
.化工进展,2006,25(z1):475-478.
3
丁聪,高学农.
高黏度流体的传热强化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2,31(S1):416-419.
被引量:4
4
姬长发,慕红艳,孙瑞科,李丽霞.
插入扰流元件换热管强化换热效果分析[J]
.化工学报,2012,63(S2):58-63.
被引量:4
5
支浩,汤慧萍,朱纪磊.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J]
.化工进展,2009,28(S1):338-342.
被引量:52
6
高红,陈旭,朱企新.
微型换热器研究进展[J]
.化工机械,2004,31(4):244-248.
被引量:12
7
梅娜,陈亚平.
螺旋折流片强化壳侧传热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2004,33(5):1-4.
被引量:6
8
蒋翔,朱冬生.
螺旋折流板冠形翅片管油冷器的性能与工业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36(6):65-68.
被引量:2
9
谢国英,庞明军.
换热器传热数值模拟的两个假设[J]
.山西化工,2005,25(4):44-47.
被引量:3
10
熊智强,喻九阳,熊智斌.
管壳式换热器流场数值模拟方法[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3):45-46.
被引量:9
1
郭召明.
填料塔栅板支撑的设计[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8):161-164.
被引量:1
2
罗运禄,张秀云,崔乃瑛,谭志明.
高效换热器的研制及工业应用[J]
.广东化工,1993,20(3):33-34.
3
温志刚.
大型塔内件安装施工技术[J]
.安徽化工,2016,42(1):82-85.
被引量:2
4
陶从喜,赵林,俞为民,彭学平,王晓华.
旋风筒阻力特性机理(英文)[J]
.硅酸盐学报,2009,37(12):2124-2129.
被引量:4
5
张从智,金有海.
PV型旋风分离器减阻杆减阻性能的试验研究[J]
.流体机械,2007,35(7):6-9.
被引量:3
6
金向红,金有海,王振波.
轴流导叶式气液旋流分离器的试验研究[J]
.化工机械,2007,34(2):61-64.
被引量:13
7
张洪刚.
草酸酯吸收塔塔体振动问题研究[J]
.化工中间体,2015,11(7):143-143.
8
金向红,金有海,王建军,汪秀敏,张金亮,孙治谦.
改进气液旋流器排气管结构的实验及CFD模拟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25(2):205-211.
被引量:23
9
金向红,金有海,王振波,王建军,汪秀敏.
气液旋流分离器排气管结构试验[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108-113.
被引量:15
10
何雪梅.
φ4.8m×74m回转窑轮带表面出现剥落和裂纹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水泥技术,2016(3):41-43.
化工装备技术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