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元杂剧兴盛原因研究述评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元杂剧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其兴盛的原因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探讨。基于此,试从五个方面进行梳理辨析,以期对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有更为全面、系统的把握。
作者
夏向军
机构地区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林区教学》
2014年第3期26-29,共4页
Teaching of Forestry Region
关键词
元杂剧
兴盛
原因
分类号
I237.1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夏向军(1980-),女,湖南株洲人,讲师,硕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4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周惠泉,杨佐义.中国文学史话(辽金元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64.
2
廖奔.
导致元杂剧兴盛的三种历史文化趋势——兼评建国以来诸家元杂剧繁荣原因说[J]
.艺术百家,1987,3(2):117-122.
被引量:1
3
范增如.
关于元杂剧盛与衰的再思考[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9-81.
被引量:1
4
云峰.
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4):15-19.
被引量:9
5
佟德真.理学流变与元杂剧兴衰.学术论坛,1995,(4).
6
张璞.
元杂剧的兴衰与理学[J]
.柳州师专学报,1996,11(4):22-24.
被引量:1
7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
胡小伟.
元杂剧繁兴原因新探[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1):47-5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3页.
2
.《金史》卷八《世宗本纪》下[M].,.204页.
3
胡小伟.三教论衡与唐代俗讲[A]..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7..
4
傅海波,崔瑞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关汉卿,吴晓铃.关汉卿戏曲集·代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6
顾肇仓.元人杂剧选("补注")[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53-558.
7
苏天爵.经世大典序录·礼典·燕飨[A].元文类(卷四)[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
胡小伟."说三分"与关羽崇拜:以苏轼为例[A].卢晓衡.关羽、关公和关圣: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关羽学术讨论会论文 集[C].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351-366.
9
赞宁,范祥雍.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
朱权.太和正音谱[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共引文献
248
1
邓晓凤,涂苏琴,陶云平.
文学消费视野下元杂剧兴衰的原因探析[J]
.理论导报,2010(6):28-29.
2
乔林晓.
盛世悲歌——《柳崖外编》析论[J]
.晋阳学刊,2004(6):21-24.
被引量:1
3
韩珊珊.
论柳永词对苏轼的启示和影响[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72-75.
被引量:3
4
贾名党.
唐传奇:女性张扬和女权话语[J]
.社会科学家,2005,20(2):25-28.
被引量:5
5
云峰.
试论元代较宽松的思想政治等人文环境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1):143-148.
被引量:4
6
辛建华.
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探寻[J]
.前沿,2006(7):224-226.
被引量:1
7
云峰.
试论蒙古民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音乐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2):3-9.
被引量:2
8
闫焱.
从“三言”看明代小说中进步的女性意识[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4):23-24.
被引量:1
9
何世剑,袁九生.
唐宋时期古典美学“丽”范畴论[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91-95.
10
王立增.
现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的弊端及“教材文学史”的编写特点[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6(4):82-85.
同被引文献
7
1
杨义.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J]
.文学评论,2005(3):5-22.
被引量:72
2
陈雅娟.
从元代士妓爱情杂剧透视元代文人心态与社会地位[J]
.巢湖学院学报,2005,7(5):118-122.
被引量:2
3
云峰.
试论元代较宽松的思想政治等人文环境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1):143-148.
被引量:4
4
云峰.
试论蒙古民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音乐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2):3-9.
被引量:2
5
高红梅.
蒙古民俗文化影响下的元杂剧的特征[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2):32-35.
被引量:2
6
王鹏.
元杂剧中的女真族特色[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9-11.
被引量:2
7
王吴军.
曾经横扫世界的元帝国为何会迅速灭亡[J]
.科学大观园,2014(11):68-6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曹萌,张剑钊.
元朝国家机构与制度建设对其时文学的影响——以学界既有元杂剧研究成果为视角[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3):27-30.
2
李婉莹.
元杂剧勃兴原因探论[J]
.大舞台,2021(1):60-64.
1
龚雁.
汉赋兴盛原因初探[J]
.贵州文史丛刊,1995(2):53-54.
2
沃白.
晚清小说的兴盛原因及其特色[J]
.远程教育杂志,1985,5(6):30-31.
3
刘涛.
南朝山水杂文论略[J]
.文艺评论,2012(2):90-96.
被引量:1
4
唐洁璠.
媒体批评兴盛原因探析[J]
.电影文学,2008(7):48-50.
5
刘琦.
明代艳情小说兴盛原因探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15,25(1):70-73.
6
李炳银.
九州生气恃风雷——论报告文学的发展踪迹及兴盛原因[J]
.文艺争鸣,1988(6):40-46.
被引量:1
7
任明华.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地域特征和兴盛原因[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7,17(2):1-4.
被引量:7
8
张兆华.
我国当代历史小说兴盛原因初探[J]
.文学教育,2008(17):104-105.
9
程国赋.
论明代坊刊小说选本的类型及兴盛原因[J]
.文艺理论研究,2008(3):79-85.
被引量:5
10
樊宗有.
浅析宋词兴盛的原因[J]
.兰州学刊,2004(3):256-256.
被引量:1
林区教学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