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绿肥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浙江省桐庐县,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绿肥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还田、氮肥减量到常规施氮量的80%,可以保障水稻高产形成,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效果显著,为水稻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减量到常规施氮量的60%,能使产量达到常规水平。高施氮量增加了氮素的流失,氮肥利用率低。
作者
刘永红
潘金明
梅迎春
机构地区
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省桐庐县城南街道农技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
产量
土壤理化性状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刘永红(1985-),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肖继梅.
绿肥聚垄免耕对土壤耕层养分及玉米生育期性状的影响[J]
.土壤肥料,2000(6):39-41.
被引量:8
2
袁嫚嫚,刘勤,张少磊,陈武荣,禹洪双.
太湖地区稻田绿肥固氮量及绿肥还田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1,48(4):797-803.
被引量:57
3
赵冬,颜廷梅,乔俊,杨林章.
太湖地区绿肥还田与无机氮追肥配施的环境效应分析[J]
.土壤通报,2013,44(1):161-16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邱卫国,唐浩,王超.
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径流流失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4):740-744.
被引量:49
2
王允青,张祥明,刘英,朱国平,许厥明.
施用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99-700.
被引量:68
3
朱培立,黄东迈.
土壤氮激发效应的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4):45-52.
被引量:13
4
闫德智,王德建,林静慧.
太湖地区氮肥用量对土壤供氮、水稻吸氮和地下水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5,42(3):440-446.
被引量:71
5
陈福兴,张马祥,邹长明,秦道珠.
不同轮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作用[J]
.土壤通报,1996,27(2):70-72.
被引量:14
6
曹志洪,林先贵,杨林章,胡正义,董元华,尹睿.
论“稻田圈”在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中的功能 Ⅰ.稻田土壤磷素径流迁移流失的特征[J]
.土壤学报,2005,42(5):799-804.
被引量:81
7
曹志洪,林先贵,杨林章,胡正义,董元华,尹睿.
论“稻田圈”在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中的功能 Ⅱ.稻田土壤氮素养分的累积、迁移及其生态环境意义[J]
.土壤学报,2006,43(2):256-260.
被引量:50
8
王家玉,王胜佳,陈义,郑纪慈,李超英,计小江.
稻田土壤中氮素淋失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6,33(1):28-36.
被引量:132
9
卢萍,单玉华,杨林章,韩勇.
绿肥轮作还田对稻田土壤溶液氮素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土壤,2006,38(3):270-275.
被引量:58
10
杜丽娟,施书莲,周克瑜,曹亚澄,孙国庆,邢光熹.
应用^(15)N自然丰度法测定测固氮植物的固氮量Ⅲ.参比植物的选择[J]
.土壤,1996,28(4):210-212.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69
1
朱启红.
免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8,30(11):234-236.
被引量:10
2
朱军,石书兵,马林,李鸿亮,毛吉贤,郭飞.
不同时期套种绿肥对免耕春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6):990-995.
被引量:8
3
王瑞宝,夏开宝,殷寿安,李祖红,代绍明,强继业,闫芳芳,杨虹.
光苕翻压方式对植烟土壤性状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09,40(8):30-34.
被引量:4
4
叶协锋,张文平,向宗波,陈涛,吴树成,王永,杨超,刘国顺.
绿肥改土的作用及其在烟叶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66-69.
被引量:12
5
吴明阳,王西瑶,黄雪丽,刘家强,曹厚明.
免耕垄作对马铃薯、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4):73-76.
被引量:7
6
石其伟.
南方水网平原区绿肥还田效果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5):78-79.
被引量:1
7
郦尧生,石其伟.
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94-94.
被引量:1
8
于婧,罗洋洋,张桂花,吴飞.
江汉平原农田土壤全氮的多尺度空间结构与成因分析[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1):14-20.
被引量:2
9
向蓉燕,谢标,秦俊,李婧,王延华.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固氮量的时空分布[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8):4333-4336.
被引量:3
10
王建红,曹凯,张贤.
紫云英翻压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1):156-163.
被引量:39
同被引文献
28
1
刘英,王允青,张祥明,代道宇,郑万荭,彭浩.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8-99.
被引量:82
2
王允青,张祥明,刘英,朱国平,许厥明.
施用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99-700.
被引量:68
3
黄国勤,王兴祥,钱海燕,张桃林,赵其国.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生态环境,2004,13(4):656-660.
被引量:386
4
陈秀华,刘正余,金志刚.
以紫云英为绿肥的水稻化学肥料减量效果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5(5):91-91.
被引量:19
5
刘杏兰,高宗,刘存寿,司立征.
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定位研究[J]
.土壤学报,1996,33(2):138-147.
被引量:300
6
张夫道.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动态和平衡——Ⅱ.对土壤氮的有效性和腐殖质氮组成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1):39-48.
被引量:47
7
何平安,李荣.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5-21.
8
吴萍萍,刘金剑,周毅,谢小立,沈其荣,郭世伟.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2):277-283.
被引量:93
9
黄庆裕.
紫云英压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8(2):29-31.
被引量:19
10
曾庆利,龚春华,徐永士,彭志红,黄建余,廖育林,聂军,曹卫东.
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水稻产量和产值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9(6):76-77.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
2
1
黄涛,汪辰卉,徐力斌,庄亚其,王飞军.
紫云英连续两年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16(1):103-104.
被引量:4
2
袁迎春,邹伟,郭红艳,郭亚林,何治芳,张富林,杨利.
紫云英翻压还田条件下化肥减量对稻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19,25(12):28-3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肖修刚.
连续两年紫云英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福建热作科技,2018,43(2):11-14.
2
罗广盘.
绿肥压青还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J]
.南方农业,2018,12(30):187-188.
被引量:2
3
李平乐,严小龙,沈丽丽,姜忠旭,陈芳芳,吴昌兴.
特定油菜盛花期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0):4-4.
被引量:1
4
何瑞岳.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2):48-51.
被引量:4
5
陈鑫,刘勤,张刚.
太湖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21,37(4):874-883.
被引量:15
6
刘丽媛,郑向群,张春雪,杨波,陈昢圳,徐艳.
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39(1):129-138.
被引量:3
7
张禹,吴学荣,刘晓霞,陈照明.
化肥减量施用对浙南双季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2):247-249.
被引量:8
8
张建民,杨永安,刘春林,李翔,孙洋,李志强.
秸秆还田下基肥减施对‘津原8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22,28(7):8-12.
9
冉斌.
玉米秸秆还田对紫云英养分积累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乡村科技,2023,14(6):144-147.
10
高凤云,徐广辉,徐井风,杨怀玉.
绿肥压青还田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岔河大米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23(6):97-100.
被引量:1
1
葛有良.
浙江省桐庐县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J]
.中国果树,1998(4):45-45.
2
方玉亭.
桐庐纯农田作业拖拉机上牌工作全面铺开[J]
.当代农机,2013(4):12-12.
3
李军.
低聚糖生物农药研发将获突破[J]
.农药市场信息,2006(1):28-28.
4
吴晓鹏,许浩玲.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田间对比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66-66.
5
张银环.
2013年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对比示范总结[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2).
被引量:2
6
黄海连,余生,林伟国,王金桥.
不同栽培环境对药用植物凉粉草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3):94-95.
被引量:4
7
曾宪成,张曾凡,熊宗华,张德海.
控失肥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12-112.
被引量:1
8
龙超荣.
平衡施肥在辣椒种植中的增产效果[J]
.农技服务,2007,24(1):28-29.
被引量:27
9
戴翠荣,练文明,李子,王献礼,贺美球.
南疆棉区氟节胺化学打顶技术初探[J]
.中国棉花,2013,40(9):31-33.
被引量:22
10
范贵国,周世龙,张莉,李天书.
种植绿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14,31(4):67-68.
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